“是!”刘建国应声。
“还有,给项目组单独腾出一个车间,所有设备优先保障。”
“明白!”
走出厂长办公室,刘建国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小子,这回你可是鸟枪换炮了!项目组长啊,比我这个技术科长还牛!”
沈良笑了笑:“刘科长,还得靠您多支持。”
“那是当然!”刘建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不过小沈,你可要小心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厂里有些人,可能不太服气。”
沈良心中一凛。
看来除了技术问题,还得应付人际关系。
不过他并不担心。前世在国家重大装备办待了那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我会注意的。”沈良点头。
回到技术科,消息已经传开了。
几个年轻的工程师围过来,眼中满是羡慕。
“沈工,恭喜恭喜!”
“项目组长啊,以后可得多关照!”
“沈工,你这是要发达了!”
沈良笑着跟大家寒暄,心中却在盘算着项目组的人员配置。
王德富走过来,神情有些复杂:“小沈,恭喜你了。”
“王师傅,以后还请多指教。”沈良客气地说。
王德富沉默了片刻,突然问:“你真有把握?”
“有。”沈良回答得很坚定。
“那就好。”王德富点点头,“不管怎么说,这是咱们厂的大事。我全力支持你。”
看着王德富转身离开的背影,沈良若有所思。
这老头儿虽然嘴上说支持,但语气里明显有些不服气。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自己一个二十六岁的小伙子,突然就成了项目组长,换谁都得有想法。
不过无所谓,用实力说话就行了。
下午,沈良开始筹备项目组。
首先是人员选择。他需要机械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还要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机械设计方面,李明华不错,虽然保守了点,但基础扎实。
工艺方面,王德富虽然有些固执,但经验丰富,而且刚才已经表态支持,可以考虑。
电气方面...沈良想起了一个人。
陈志华,三十二岁,电气工程师,据说是从部队转业过来的,技术很强,但性格有些孤僻,在厂里没什么朋友。
正好,这样的人反而好用,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至于技术工人,沈良已经有了人选。上次改造炼钢炉的时候,有几个师傅表现不错,手艺精湛,而且思路灵活。
列出了初步的人员名单,沈良去找刘建国汇报。
“这些人都不错。”刘建国看着名单,“不过陈志华...你确定要他?”
“有什么问题吗?”
“倒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这人比较...怎么说呢,不太合群。”刘建国斟酌着词句,“而且脾气有点怪。”
“技术怎么样?”
“没得说,绝对是厂里的顶尖水平。”
“那就行了。”沈良毫不犹豫,“我要的是技术,不是交际花。”
刘建国笑了:“也对,搞技术的确实不需要那么多花花肠子。行,我去跟他们说一声。”
“等等。”沈良叫住刘建国,“我想亲自跟他们谈谈。”
“也好,你是项目组长,这些事情你说了算。”
第一个找的是李明华。
李明华听说要调他进项目组,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沈工,真的吗?我能参加这个项目?”
“当然,你的机械设计能力我很认可。”沈良说道,“不过我提前说明,这个项目很重要,也很紧急。可能需要经常加班,有时候还要熬通宵。你能承受吗?”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李明华拍着胸脯保证,“别说加班,就是不睡觉我也干!”
“好,那你就是项目组的机械设计负责人了。”
李明华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参加这么重要的项目,对他这样的年轻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机会!
接下来是王德富。
老王听说要调他进项目组,神情有些复杂。
“小沈...不,沈组长,你确定要我?”
“当然。王师傅,您是咱们厂工艺方面的权威,这个项目离不开您的经验。”
王德富沉默了片刻:“那好,我参加。不过我有个条件。”
“您说。”
“工艺方面的决定,我要有发言权。毕竟这关系到设备能不能正常运行。”
沈良点头:“这是当然的。我们是团队协作,每个人都要发挥专业优势。”
王德富这才露出笑容:“那就这么定了。”
最后是陈志华。
沈良找到陈志华的时候,他正在电气车间调试设备。
“陈师傅,能聊几句吗?”
陈志华抬起头,看了沈良一眼,继续摆弄手里的线路:“有事说事。”
沈良也不介意他的冷淡:“我想请您加入连铸设备项目组,负责电气系统设计。”
陈志华手里的动作停了停:“凭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