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点点头:“你说得对。我重新画一下。”
这时,王德富也来了。
“小沈,我看了你的材料清单,有几个问题要跟你商量。”
“您说。”
“这个特种钢材,咱们厂没有。要到外面采购,价格很贵。”
王德富拿出一张纸:“我算了一下,光材料费就得五万多。”
五万多!沈良心头一震。
1980年的五万块,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这对钢铁厂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有没有替代方案?”
“有是有,但是性能要差一些。”王德富犹豫了一下,“用普通碳钢,表面做特殊处理。成本能降到两万左右。”
沈良考虑了一下:“那就用普通碳钢。我们是做验证机,不是商业化产品,性能差一点可以接受。”
“那好,我马上去联系供应商。”
王德富刚走,陈志华又进来了。
“电气系统的控制柜,我想放在操作台旁边。”他指着图纸,“这样便于操作和维护。”
“没问题。”沈良在图纸上标注了位置,“控制精度要求不高,你看着办就行。”
陈志华点点头:“我会尽力做到最好。”
沈良注意到,陈志华的语气没有之前那么冷淡了。看来经过一上午的接触,他对这个项目有了信心。
中午吃饭的时候,整个食堂都在讨论连铸项目。
“听说沈工他们要八天造出连铸机?”
“真的假的?这不是开玩笑吧?”
“人家是大学生,肯定有本事!”
“大学生怎么了?纸上谈兵的多了去了!”
沈良听着这些议论,心情有些沉重。
压力不只来自时间,更来自周围人的质疑。如果失败了,他在厂里的声誉就彻底完了。
“沈组长,别听他们瞎说。”李明华端着饭盒坐到沈良旁边,“我相信您能成功!”
“小李,你哪来的信心?”
“因为您的设计图纸,我看得出来,这不是凭空想象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一看就是实践过的。”
沈良心中一动。李明华的眼光还真敏锐,竟然看出了这一点。
“那我们就不让大家失望。”
“对!干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
下午,项目组全体成员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沈良继续完善设计图纸,李明华开始计算具体的加工工艺,王德富忙着联系材料供应商,陈志华在设计电气控制系统。
五个技术工人也没闲着,他们开始清理和准备加工设备。
整个二楼都充满了忙碌的气氛。
到了傍晚,沈良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图纸。
他把图纸铺在会议室的桌子上,叫来所有人。
“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现在提出来。”
众人围在桌子前,仔细研究着图纸。
李明华指着结晶器部分:“这个冷却水的流量控制,精度要求很高。我们的设备能达到吗?”
“用手动调节阀,虽然不够精确,但是可以满足基本要求。”沈良在图纸上标注了改进方案。
王德富看着材料清单:“这些材料我都能搞到,明天下午就能到货。”
陈志华研究着电气原理图:“控制系统不复杂,三天时间足够了。”
看着大家认真讨论的样子,沈良心中充满了希望。
这就是中国工人的力量!只要方向正确,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会议室里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
每个人都对图纸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沈良逐一记录,不断完善细节。他发现这些工人师傅虽然学历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很多建议都非常中肯。
“时间不早了,大家回去休息吧。”沈良收起图纸,“明天正式开工!”
王德富擦了擦汗:“沈组长,我明天一早就去接材料,保证不耽误进度。”
“好,辛苦你了。”
人群散去后,沈良独自留在会议室里,对着那一摞图纸发呆。
八天时间造连铸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登天。哪怕是最简单的验证机,也需要精密的配合和严格的工艺控制。
更要命的是,一旦失败,他在厂里就彻底完了。
“沈组长还没走?”李明华从门口探出头来。
“你怎么也没走?”
“我想再看看图纸,多熟悉一下明天的工作。”李明华走进来,在沈良旁边坐下,“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
沈良苦笑:“你没底?我比你更没底。”
“那您为什么还要接这个任务?”
沈良沉默了一会儿。他总不能说自己是从2023年穿越回来的吧?
“因为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他缓缓开口,“连铸技术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关键在于敢想敢干。”
李明华点点头:“我也这么认为。别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凭什么做不出来?”
两人相视而笑。
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让沈良心中一暖。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最不缺的就是这种朴素的理想主义精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