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李明看见叔叔正在井边打水。他快步上前接过辘轳,冰凉的井绳在掌心摩擦。两人配合默契地转动轱辘,就像多年前一起修理拖拉机时的样子。清水涌出井口的那一刻,他听见叔叔轻声说:“你小时候最爱喝刚打上来的井水。”
柳儿也走上前来,从桶里舀了一瓢水,喝了一口,笑着说:“这井水真甜,叔叔,你们家的水就是不一样。”叔叔被柳儿的话逗笑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午饭时,李明给叔叔盛了满满一碗排骨汤。瓷勺碰在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两人之间的空气。他注意到叔叔喝汤时,总是先把浮油吹到一边——这个习惯和他记忆里那个总把瘦肉让给侄子的青年重叠在一起。
柳儿满脸笑容地夹起一块红烧肉,轻轻地放在李明的碗里,然后又给叔叔和母亲各夹了一筷子青菜。大家围坐在圆桌旁,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愉快地交谈着,氛围格外温馨。
李明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的坚冰似乎在一点点融化。他默默地夹起柳儿为他夹的红烧肉,放入口中慢慢咀嚼,那浓郁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晒谷场上,李明和叔叔坐在一堆破损的箩筐前,开始修补工作。李明熟练地拿起篾条,在指尖灵活地穿梭,不一会儿,一个破损的地方就被他修补好了。叔叔在一旁看着,不时指点一下,两人配合默契。
夕阳的余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叔叔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缓缓说道:“明儿啊,你还记得你离家那年吗?”李明抬起头,看着叔叔,点了点头。
“那时候,我偷偷在你的行李里塞了二百块钱。”叔叔的声音有些低沉,“我怕你在外头饿着。”他说这话时,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但李明却分明看见他那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水光。
柳儿原本在一旁整理着箩筐,听到叔叔的话,也停下了手中的活,静静地听着。她能感受到这份深沉的亲情,虽然没有太多的言语表达,但却蕴含在每一个细节里。
李明转过头,看着叔叔,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想起自己曾经对叔叔的顶撞和不理解,不禁有些愧疚。他真诚地对叔叔说:“叔,以前是我不懂事,我不该跟您顶嘴。”
叔叔微微一笑,拍了拍李明的肩膀,说:“过去了,都过去了。”他的语气很平淡,但李明却能感觉到他话语中的宽容和谅解。
最后一晚,李明在灯下给叔叔捶背。粗糙的布料下是嶙峋的肩胛骨,让他想起小时候趴在这背上数星星的夜晚。叔叔突然塞给他一个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他从小到大的奖状,每一张都用塑料膜仔细封好。
返程的巴士启动时,李明透过车窗看见叔叔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老人用力挥手的姿势和二十年前送他去县城读书时一模一样。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叔叔身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仿佛时光的碎片正在重组。
柳儿轻轻地靠在李明的肩膀上,柔声说道:“你看,一切都好起来了。”李明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布包。
布包的最底层,静静地躺着一张崭新的存折。李明拿起存折,仔细端详着。存折的开户日期,正是他离家的那一年。岁月的痕迹在存折的边缘留下了些许卷边,但那些逐年增加的数字,却依然清晰可辨。
李明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些数字,仿佛能感受到每一笔存款背后的温暖与牵挂。他突然明白了,这些年来,自己收到的每一份“家里寄来的土特产”,其实都承载着家人默默的关怀和爱意。
返程的巴士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行驶,车身不时地颠簸着。李明坐在靠窗的位置,将那个装着晒干艾草和存折的布包紧紧抱在怀中,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
柳儿安静地靠在他身旁,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窗外的风景如幻灯片一般不断地后退,远山如黛,宛如一幅水墨画。李明凝视着那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故乡轮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故乡,那个曾经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如今却变得如此遥远。他不知道下一次回来会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故乡是否还会保持着原来的模样。但无论如何,他都会将这份深深的眷恋和思念,永远珍藏在心底。
当巴士驶离那片熟悉的土地,李明感觉自己仿佛从一个悠长的梦境中缓缓苏醒。刚刚经历的一切,与叔叔从争吵到和解的过程,就像一场真实而又虚幻的梦。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布包,存折上那逐渐增加的数字,以及那些被精心保存的奖状,都无比真实地提醒着他,这不是梦,而是他与叔叔之间深厚亲情的一次深刻洗礼。
柳儿看着李明若有所思的样子,轻轻握住他的手,温柔地说:“怎么啦,还在想着叔叔他们吗?”李明回过神来,转头看着柳儿,笑了笑说:“嗯,我在想,这次回家,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前我总是忽略了叔叔对我的爱,那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都藏着他对我的牵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稷下的一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稷下的一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