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他们完全站在了那条林荫小径上。回头望去,家的景象已缩成一个模糊的光晕入口,悬浮在路径的起点。前方,小径尽头,那座在李明梦中惊鸿一瞥的青瓦白墙建筑群,在缭绕的云雾中静静矗立,门匾上“稷下学宫”四个古篆大字,散发着温润的光华。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几只羽毛蓬松乌黑、眼带金光的小鸟——与李明初梦中所见一模一样——在他们身边跳跃飞舞,毫不怕人,甚至有一只落在了柳儿的肩头,用喙轻轻啄了啄她的发丝,发出清脆的鸣叫,仿佛在催促他们前行。
“看来,它们真的是引路者。”李明若有所悟。
他们沿着小径走向学宫大门。门前,一位白发素羽的虚影逐渐凝聚,正是李明第二次梦中见到的那位。素羽面容慈祥,眼神却深邃如星空,他微笑着向二人作揖。
“李生,柳娘,恭候多时了。”素羽的声音直接回响在他们的脑海,“知尔等心有疑窦,且随我来,答案就在这生机盎然之处。”
素羽缓缓转过身来,他那宽大的袖袍如同被微风吹拂一般轻轻飘动着。就在这看似随意的一挥之间,那扇原本紧闭且显得异常沉重的学宫大门,竟然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开了一样,悄无声息地向内缓缓敞开。
门后呈现出的景象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原本想象中应该是庄严肃穆、充满威严的森严殿宇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的美景。
庭院十分开阔,一眼望去仿佛没有尽头。古老的大树高耸入云,它们的枝叶繁茂,形成了一片巨大的绿色天幕,为整个庭院带来了一片清凉和宁静。奇花异草遍布在庭院的各个角落,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
亭台楼阁依山傍水而建,它们的设计巧妙绝伦,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仿佛是从这片天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
最为奇特的还是庭院中央的那片清澈见底的水池。这池水并非是一潭死水,而是有源头活水不断地引入其中。站在池边,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景象,只见许多如同李明之前所见到的“水巢”散布在池底,一些同样毛茸茸的黑色幼鸟正安静地栖息在这些巢中。偶尔,会有一只鸟嘴从水面探出,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然后又迅速地缩回巢中,只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许多种类各异的鸟儿在庭院的上空和枝头间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为这片宁静的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而在这片美丽的庭院中,还有一些形貌各异但神情专注的“学者”们。他们或静坐沉思,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激烈地辩论着,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自由飞翔的鸟儿们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这些“学者”们有的看起来和那位素羽一样,只是一道虚幻的身影;而有的则像是纯粹由光影凝聚而成的实体,给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奇妙感觉。
“此地是稷下学宫的一缕残梦,依托‘文脉’与‘生机’而存。”素羽边走边解释,“文脉,是自古至今不绝的思想火花;生机,则是这些‘玄鸟’所代表的天地灵性。它们能穿梭梦境与现实,是知识的信使,也是学宫存在的根基。昔日学宫虽散,然其精神不灭,依附于历代求知者之梦,借玄鸟之力,维系这一方知识净土。”
素羽将他们引至一株巨大的、开满奇异花朵的古树下,这棵树正是李明首次梦中绕飞的那棵。树下没有竹简书卷,只有一些光滑的石板,上面浮现着流动的光影文字。
“尔等近日所研所思,与学宫残存的某些理念共鸣,故被引入此间。”素羽指向那些石板,“所欲寻之答案,非是尘封故纸,而是活的思想。玄鸟引尔等至此,亦是机缘。观水知性,察鸟悟生,这庭院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鸟,皆蕴含天地至理。”
就在这时,柳儿肩头的小鸟突然飞起,在空中盘旋数圈,然后径直投向庭院中央的水池,悄无声息地融入水中,不见了踪影。但片刻后,另一只更加神骏的玄鸟从水中跃出,清鸣一声,振翅高飞,消失在学宫深处。
素羽含笑:“见否?蜕变化生,知识亦如此。死记硬背是禁锢,融会贯通乃得新生。”
李明和柳儿心中震撼,他们意识到,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抄录,需要的是用心去感受、去体悟这整个环境的运作方式。他们开始像李明在初梦中那样,放松心神,在庭院中漫步,观察玄鸟的习性,聆听学者虚影们的辩论片段,触摸古树感受其纹理,甚至学着李明,轻轻贴近那些奇异的花朵,感受花瓣汁液带来的微妙触感。
每一次观察,每一次触碰,都仿佛有一股清泉流入心田,一些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片段感悟自然而然地涌现,与他们现实中研究的先秦思想相互印证、碰撞,产生新的火花。那些在梦中书卷和试卷上看到的精美文字,此刻仿佛活了过来,与眼前的景象融为一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稷下的一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稷下的一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