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后的接连几天,李明都有些恍惚。那个梦实在是太真实了,柳儿选择哲学后眼中焕发出的光彩,以及阿卡西图书馆里那句振聋发聩的箴言,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更奇妙的是,他发现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惯常的“再等等”、“差不多就好了”的念头一冒出来,梦里那句话就会自动响起:“如果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了,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他开始尝试一些之前一直拖延的小事:报名了心仪已久的绘画体验课,主动接下一个有点挑战性的工作项目,甚至只是鼓起勇气约了很久没见的朋友吃饭。每一次小小的“开始”,都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和喜悦。他隐约觉得,那个梦或许不仅仅是个梦。
一周后的一个雨夜,李明带着些许疲惫早早入睡。意识刚刚沉潜,那种熟悉的清明感再次降临。他发现自己并非直接出现在稷下学院,而是站在一片朦胧的光晕中,仿佛在等待指引。随即,一道温和的力量牵引着他,眼前景象骤然清晰——依旧是书卷气息浓郁的稷下学院,但时节似乎已从春日步入盛夏,草木葱茏。
他轻而易举地感知到了柳儿的位置。此时的柳儿,正独自坐在学院后山的一片竹林里,身旁散落着几卷竹简,眉头紧锁,对着空气喃喃自语,似乎在演练着什么论点。与半个学期前相比,他身上的青涩和迷茫褪去了不少,但增添了一种思虑过重的沉郁。
李明心念微动,上帝视角自然开启。他了解到,柳儿在哲学之道上展现了惊人的天赋,深受师长赞赏,但也因此被推选参加不久后一场极为重要的学院辩论大会。对手强大,议题艰深,柳儿深感压力,陷入了对“完美论证”的执着追求,反而变得畏首畏尾,进展缓慢。他害怕失败,害怕辜负期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真的正确——这种对“开始”后的困难的恐惧,几乎要让他“放弃”继续深入探索的勇气。
“完美的言辞,源自真诚的困惑,而非无瑕的答案。” 李明的心念再次化作那股温和的灵犀之音,轻轻流入柳儿焦灼的内心。
柳儿猛地抬头,这次他没有四处张望,而是下意识地看向竹林深处,仿佛知道那智慧的源头就在彼方。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回答那声音,也像是告诫自己:“可我总怕想得不够周全,论据不够有力……若是在大会上失了学院颜面,如何是好?”
“辩论非为颜面,乃为探求真知。错误的开端,胜过完美的停滞。” 李明继续传递着他的意念。他感受到柳儿内心的挣扎,那与他现实中面对挑战时的情绪何其相似。他不仅是指导灵,更仿佛在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对话。
柳儿沉默良久,然后缓缓收拾起散落的竹简。他眼中的焦虑渐渐被一种坚定的光芒取代。“是啊,”他低声说,“若因惧怕表达不完美而不敢开口,真理又如何能越辩越明?重要的是开始了,前行了。”
接下来的梦境时间仿佛加快了流速。李明看到柳儿不再闭门造车,而是开始主动与同窗交流,甚至去找那些以言辞犀利着称的师兄师姐“讨教”,几次被“驳”得哑口无言,他却丝毫不恼,反而兴奋地记录、反思、修正。他的论证在碰撞中愈发成熟,眼神也恢复了之前的光彩,甚至更加沉稳。
就在辩论大会前夕,李明的意识再次被牵引,离开了稷下学院喧闹的筹备现场,回到了那片浩瀚宁静的阿卡西纪录图书馆。这一次,他心有所感,直接走向了某个特定的光晕书架。并非寻找柳儿的记录,而是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看看自己与柳儿这场跨越梦境的交集,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义。
光芒流转,这次出现的不是笔记本,而卷微微泛黄的卷轴。他轻轻展开,上面浮现出的字迹古老而优美:
“指引,亦是自照。渡人之时,方见己身迷津。缘起性空,相逢者皆映照彼此心影。”
这句话如同清泉,洗涤着李明的认知。他恍然大悟,原来他以为自己在指导柳儿,实际上,柳儿的每一次抉择和成长,都在映照着他自身生命中的课题。他鼓励柳儿勇敢开始,何尝不是在提醒自己?他看清柳儿的畏难情绪,正是因为那也是他自身的写照。这场梦,这场跨越时空的“指导”,本质上是他的高我为自己安排的一场深刻疗愈与启蒙。
就在他领悟到这一点的瞬间,卷轴上的字迹发出柔和的光芒,整个阿卡西图书馆仿佛与他产生了更深层的共鸣。他感觉到自己的灵体变得更加轻盈、通透。
梦,再次醒来。
李明睁开眼,窗外天已微亮,雨早已停了,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这一次,他的心中不再是单纯的触动,而是一种深刻的平静与了悟。他清晰地认识到,那个在稷下学院求学的柳儿,或许是他内在某个面向的投射,或许真是某个平行时空的有缘灵魂,但这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奇妙的梦回之旅,他不仅帮助“柳儿”坚定了道路,更照见了自己内心的阻碍,并获得了穿越阻碍的勇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稷下的一天》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稷下的一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稷下的一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