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儿欣慰地点头:你理解了七道的真谛。
他们在稷下学院中漫步,探讨着各自对世界的理解。李明发现,与柳儿的交流异常顺畅,仿佛他们的思想可以直接对话,无需过多言语。
我试过几次呼唤阿卡西记录,李明说,但都没有回应。
柳儿若有所思:或许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外在的记录。智慧就在我们心中,在交流中显现。
李明赞同地点头。他们找了一处亭子静坐,感受着这片梦境空间的能量流动。
不知过了多久,李明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得去为奶奶疗愈了。
柳儿理解地微笑:你去吧,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李明站在广场中央,对着天空说:感谢天感谢地,请让我疗愈我的奶奶。
随着他的话语,手中浮现出银色的闪电能量。他心念一动,便来到了奶奶所在的地方。双手展开,他将手指间的银色电能传送到奶奶身上。慢慢地,奶奶的身体舒展开来,李明看到她身体内部的结构,有一些白色的阻塞物。他继续注入能量,看着那些白色逐渐消散,奶奶的脸色变得红润。
阳光洒在牌坊上,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老学府的辉煌历史。李明仰望着高耸入云的牌坊,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走进学院,林荫小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远处传来阵阵读书声,此起彼伏,宛如天籁之音。李明漫步其中,感受着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
突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入耳中:“李公子,别来无恙啊!”
李明循声望去,只见柳儿身着一袭白色长裙,身姿婀娜,面容姣好,正笑盈盈地朝他走来。她的出现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清新脱俗,让人眼前一亮。
月光如水银泻地,将青砖绿瓦染上一层清辉,与上次白日的清雅相比,夜间的学院更添一份神秘与深邃。
令他惊喜的是,柳儿已然在此等候,仿佛感知到他一定会来。她站在“和一坛”中央,仰头望着夜空中那七道尤为清晰、如彩色飘带般流转的光华。
“你来了。”柳儿转过头,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一次,李明确认了,柳儿的容貌虽然与现实中他认识的那个安静的同桌有些微不同,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与灵动,但那份熟悉的感觉绝不会错。
“嗯,我好像……对这里有些着迷了。”李明走到她身边,同样仰望星空,“这七道光,分别代表什么?”
“你看,”柳儿指向最明亮的一道纯白之光,“那道浩然正气,是儒家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秩序与担当。”她又指向一道飘逸的青色光华:“那是道家,顺其自然,清静无为,追求与道合真。”
紧接着,她用手指逐一指向那些色彩斑斓的光芒,轻声说道:“看,那一抹深邃的玄色代表着法家,他们以严谨着称,遵循规则,讲究刑名之学。而那神秘的紫色则属于阴阳家,他们能够洞悉天机,善于调和世间万物的阴阳平衡。再瞧那片深沉的褐色,它象征着墨家,主张兼爱天下,反对战争,崇尚贤人治国。还有那炽热的赤色,乃是农家所独有的颜色,他们敬重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疾苦,注重民生之本。最后,那耀眼夺目的金色,则是名家的标志,他们擅长辨析事物的名称与本质,言辞犀利,口吐莲花。”
李明完全被眼前这幅壮观的景象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之中。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每一种颜色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这些气息如同春风拂面般轻柔,又似惊涛骇浪般汹涌澎湃。
他努力回忆起上一次经历这种奇妙体验时的心境,并试图再次敞开自己的心扉,去包容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渐渐地,他开始体会到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儒家的浩然正气令他深感肩负重任;道家的超凡脱俗让他心灵得到片刻休憩;法家的刚正不阿使他思考问题变得条理分明;阴阳家的高深莫测引领他探寻自然法则的奥秘;墨家的博爱无私拓宽了他的胸襟;农家的质朴无华使他回归生活的本真;名家的巧舌如簧锻炼了他的思辨能力。
此刻,那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中的抽象概念,如今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精神力量,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内心深处。它们相互交织、激荡、交融,共同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认知体系。
“我感觉到了,”李明闭着眼,轻声说,“它们并非对立,而是……是一个完整的人,或者说一个完整的世界,所必需的不同侧面。”
柳儿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没错。稷下学宫的精髓,并非争个你高我低,而是在辩论与交流中,取长补短,成就更为圆融的智慧。所谓‘和而不同’,正是此意。”
就在这时,学院深处似乎传来了若有若无的钟鸣,又像是许多智者低语辩论的声音。那七道光华流转的速度微微加快,洒下的光晕笼罩着整个“和一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稷下的一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稷下的一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