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张昭也站出来说道:
“属下也觉得应该退往会稽。吴郡这地方,北边是长江,东边是大海,西边是太湖,适合于水师作战。如今,我军水师已经远不如王通的北方水师。
王通的军队,可以在水师的帮助下,用战船将兵力投送到任何一座沿海、沿江、沿湖的城池。
而且,吴郡没有大山,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一旦被王通的大军围困,连逃都没地方逃。
而会稽则不一样。会稽幅原辽阔,境内多山。武夷山脉更是延绵千里,纵贯全境。就算是在城池争夺中失败,还可以躲进深山之中……”
显然,这是一个怕死的人。
不过,这番话也有道理。
纵观历史,天下最乱和最难安定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巴蜀,另一个就是会稽郡。
巴蜀就不用说了,自古以来,就是:‘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安蜀未安’。
而会稽虽不同于巴蜀,但也一直是中原朝廷极为头痛的地区。首先是会稽偏于东南之角,远离中原朝廷,天高皇帝远。所以,自古以来,皇权难到会稽。
其次是多山。
汉末时期的会稽,包含后世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尤其是福建,到了后世,还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而古代则田地更少。
大概率是:95%以上都是山地。
在军事上,会稽一直被称为是——“兵家不争之地”。
地盘超级大,却人口稀少,耕地面积也很少。争之无用。而且,你一进攻他们就躲去山里。山里作战,后勤难以保障。
以战养战也做不到,因为这块地方本身就没有多少人,而且,遇上战争,本地人就会将粮食全藏在山中,让你根本找不到。
想想看,福建省和浙江省加起来的庞大地盘,在汉朝的纳税人口总数,只有48万!
当然,实际人口是三倍以上,毕竟是两个省的地盘,只不过大家都不愿给朝廷交税而已。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原王朝很头痛。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会稽郡的版图。
秦朝时,会稽郡很大,包含了吴郡,郡治设在吴县(苏州市);到西汉代初期一划为三,分别是“吴兴、吴郡、会稽”,号称“三吴”
东汉时,划为吴郡和会稽郡;到三国时,孙权后来将会稽郡分为四郡,分别是:会稽郡、临海郡、建安郡、东阳郡。
如此大费周章的折腾,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很难管理。
……
所以,张昭提出这个问题,虽有怯敌之嫌,也是有些战略眼光的。
孙权有些动心。
但是,又有些不甘心,毕竟,将治所迁往会稽,那将意味着主动放弃豫章郡和吴郡。
不过,就在此时。
却见诸葛瑾匆匆进来,对孙权道:“禀报主公,程普将军在豫章连战连败,不得不放弃南昌,率领两万人马,经怀玉山退往会稽。”
“看来只能如此了!”
孙权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传令下去,收缩兵力,将治所迁移至会稽郡山阴县。”
……
(附录图片:会稽郡地图。)
……
就这样,孙权又跑路了。
跟那江南皮革厂的总经理黄鹤一样,带着小姨子们跑到会稽去了。
欠了很多地方官吏的薪水都没发。那些官吏们没有办法,只好撬开府库的大门,将孙权来不及带走的东西,拿到街上去摆地摊……
原价300多个铜钱的东西,他们都只卖10个铜钱。
……
(附录图片:江南皮革厂的东西。)
……
当王通的军队抵到吴郡时,整个吴郡已经没有正规的军队在驻扎了。
只有一些留下来的官吏和衙役在维持治安。
说是维持治安。
实际上是在巧取豪夺!
地方上的官吏,无一例外都是地方豪强势力的代言人。趁着孙权退走这个权力真空时期,那些地方豪强们纷纷出动,夺占百姓财物,夺占百姓田地,强行修改房契、地契、卖身契等等。
期间杀人放火,逼良为娼者,比比皆是!
一座城市中如果没有官府和衙役,混混们就会肆无忌惮地打、砸、抢、烧。
而地方豪强组织起来的治安队,从本质上来说,与混混们也没什么两样。
都是做强盗的。
区别在于有证和无证,仅此而已。
……
“给我查!”
得知这一情况,王通怒不可遏,立即分派军队进入各县驻扎,并杀气腾腾地下令道:
“凡夺占百姓房契、地契者,抄灭所有家产;逼迫百姓签卖身契者,皆斩;有乘乱抢劫者,皆斩!”
一声令下,人头滚滚。
不过,如此一来,也使得王通的兵力再次分散于各地,基本上也让孙权实现了分散王通兵力的计划。
当初刚到广陵时,王通的兵力有将近20万。
在接连攻下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豫章郡和吴郡之后,兵力分散驻守于各地,现在能用于进攻会稽的兵力,只剩下五万多人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