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他突然亲临议会,提出修宪动议:“增设监察院,独立监督皇权与行政权。皇帝若有暴行,议会可联合监察院废黜之。”
举朝震惊。老臣纷纷劝谏:“陛下何必自缚手脚?” 李长风正色道:“朕不要做明君,要做立制之君。让后世纵出昏暴之君,亦不能荼毒百姓!”
便在修宪辩论期间,大西残部在李定国率领下请降。朝中多主张尽数诛灭,唯李长风力排众议:“首恶已诛,从者皆可赦。”
他亲自召见李定国。这个二十岁的青年跪在殿前,浑身颤抖等待命运裁决。
“抬起头来。”皇帝道,“朕问你,可愿戴罪立功,去台湾垦荒?” 李定国愕然抬头:“陛下...不杀我?” “杀人容易活人难。”李长风递过垦荒计划书,“去给活着的人找条生路吧。”
退朝时,刘铭枢轻声问:“陛下真信他能改过?” 李长风望向西方残阳:“朕不是信他,是信制度。台湾设总督府,有议会监督,有法院制约,纵是恶魔也难作恶。”
是夜,皇帝做噩梦了。梦中长江尽是血水,浮尸伸手抓向他。惊醒时冷汗涔涔,遂起身拟旨:“即日起,废一切肉刑。最高刑罚止于终身监禁。”
朱清漪为他披衣:“陛下仁德。” “不是仁德,是恐惧。”皇帝握笔的手微微发抖,“今日能判人凌迟,明日就可能习惯杀人。朕怕变成张献忠。”
翌年清明,第一座川难纪念碑在成都落成。碑文由皇帝亲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虐民者,虽强必戮。爱民者,虽弱必兴。天地昭昭,不可欺也。”
揭碑那日,有幸存老妪蹒跚而来,在碑前放下束野花。她用川音喃喃:“都死了...就我活下来了...”
王小虎将军当场泪崩,自此再不吃鱼——他说想起长江里吃人脂的鱼就作呕。
而远在台湾的孙可望,果然兢兢业业垦荒。后来成为着名农场主,终身未再拿起刀枪。临终前他对子孙说:“记住,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很多年后,史家评论这段历史时写道:“世祖皇帝以张献忠为镜,深惧权力之腐。故立宪极严,束己束官,开中华三百年法治之基。”
黄浦江潮起潮落,红底金龙旗迎风招展。而在成都那座黑色纪念碑前,永远有人放下新鲜的花束。
记忆与制度,或许才是对恶魔最好的复仇。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风再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