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蓝玉案一起,沾边的都得死!亲孙子求情都没用!」
「允熥:我自身难保…」
朱允熥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张了张嘴,喉结滚动了几下,想对蓝姑姑说些什么。安慰?承诺?还是无力的解释?
话到嘴边,却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硬生生咽了回去。说什么都是徒劳。他救不了蓝玉,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是皇祖父用荆棘和粗瓷碗早已为他划定的界限。他唯一能做的,或许…是在那场注定到来的腥风血雨中,竭尽全力,为眼前这个无辜的女子,在刀锋之下抢出一线生机。
无情未必真豪杰。
亲手递出绞杀蓝玉的绳索,已是他身为储君无法逃避的宿命。但若能在执行这冰冷裁决的同时,尽力护住更多如蓝姑姑这般被卷入漩涡的无辜者…这或许,是皇祖父为他这个未来皇帝留下的、唯一一点可以称之为“本钱”的东西?也是他朱允熥,区别于历史上那个坐视一万五千颗人头落地而束手无策的朱允炆,所能挣扎出的一点点…人性微光?
蓝姑姑似乎感受到了朱允熥的目光,她放下香灰盂,端起一盏新沏的热茶,步履轻缓地走到书案前。她的动作依旧恭谨,只是将茶盏轻轻放在朱允熥手边时,那低垂的眼帘抬起了一瞬,飞快地看了朱允熥一眼。
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对少主的忠诚,有对家族命运的恐惧,有对未来的茫然,或许…还有一丝微弱的、连她自己都不敢承认的、对这个即将主宰她生死的年轻储君的…祈求?
朱允熥的目光落在她微微颤抖的手指上,又缓缓移向那盏热气氤氲的清茶。他伸出食指,指尖无意识地、极其缓慢地划过温润的瓷杯杯沿。
动作轻微,却带着一种沉重的承诺。
他没有看蓝姑姑,目光依旧落在模糊的《尚书》字迹上,声音低沉,轻得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却又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姑姑…”
“孤…会尽力。”
蓝姑姑的身体猛地一颤!端着茶盘的手瞬间绷紧,指节泛白。她迅速低下头,深深蹲福下去,声音带着一丝极力压抑的哽咽:
“奴婢…谢殿下。”
起身时,一滴温热的液体,无声地砸落在光洁的金砖地上,瞬间洇开一小点深色,又迅速消失无踪。
弹幕一片沉默的叹息:
「尽力…好沉重的两个字…」
「乱世蝼蚁,生死系于他人一念…」
「允熥崽…你也在刀尖上跳舞啊…」
「这‘本钱’…沾着血…」
第三节:讲读首日,山雨欲来
正月十六,清晨。春和殿东配殿临时辟为讲读之所,熏炉里燃着清冽的松柏香,试图驱散新殿宇的漆味。
朱允熥端坐主位,身着储君常服。他的面前,摆开了三张紫檀木大案。
太子三师——太师李景隆、太傅徐辉祖、太保蓝玉,身着朝服,正襟危坐于左侧案后。李景隆神色轻松,带着世家子弟的从容;徐辉祖面容沉静,目光专注;蓝玉则腰背挺直如标枪,眼神锐利,带着一股战场上磨砺出的剽悍之气,仿佛坐在这里不是听课,而是坐镇中军。
右侧案后,则是东宫讲读的核心班底——左春坊大学士齐泰、右春坊大学士黄子澄、翰林侍讲方孝孺。三人皆是文臣装扮,气质却迥异:齐泰精干,黄子澄严肃,方孝孺则带着一股近乎执拗的清刚之气。
弹幕实时点评:
「大明顶配师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蓝玉:定乾坤?老子能掀了乾坤!)」
「削藩铁三角!齐黄方!允熥崽的噩梦开始了!」
「蓝玉坐那儿像尊门神…李景隆像来喝茶的…」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众人齐声行礼,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诸卿免礼。”朱允熥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脸上扫过。
就是这三人!
历史上,正是他们簇拥在朱允炆身边,以“恢复三代之治”、“削夺藩镇”为理想,不顾现实,不顾后果,最终将朱允炆和建文朝廷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们的激进、他们的书生意气、他们对藩王近乎偏执的警惕和敌视…如同一柄柄无形的利剑。
如今,这柄柄利剑,却调转了方向,悬在了他朱允熥的头顶!成了他必须倚重,却又必须时刻提防的“帝师”!
朱允熥的心头沉甸甸的。自己这个依靠“公推”和“礼法”上台的储君,根基远比历史上的朱允炆更“名正言顺”。面对这三位以“正本清源”为己任、且手握舆论大权的文臣领袖,几年后,当自己真的登上帝位,能否驾驭得住他们那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夜之间扫平所有藩王的“削藩”决心?
弹幕充满忧虑:
「允熥崽!警惕!削藩狂魔上线!」
「方孝孺:头可断,血可流,礼法藩王必须削!」
「黄子澄:殿下!当效法汉武推恩!(也不看人家什么时代背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