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紫禁城乾清宫。
弘历身着玄色华服端坐九龙宝座之上,目光沉静地扫视殿内。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欧洲学者身着精致的西洋服饰依次入内,金发碧眼与殿内的朱红立柱、青花瓷器形成鲜明对照。
殿角的铜炉燃着清雅的檀香,与学者们身上淡淡的古龙水气息交织。
出乎所有人意料,弘历抬了抬手,先用一口发音清晰、利落标准的英语开口。
“Wele to the Great Qing! May you start a new life here.”(欢迎诸位来到大清!祝愿诸位在这里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前世考过英语四六级的弘历,说这样几句简单且饱含诚意的问候不在话下,此举既是展露一点西洋学识,更意在主动释放善意,拉近与这些学者的距离,消解他们初来乍到的陌生感。
短短两句话,瞬间让殿内陷入短暂的凝滞。
伏尔泰抚着手杖的指尖猛地一收,孟德斯鸠眉头微挑,眼中闪过明显的错愕,卢梭更是下意识地与身旁的狄德罗交换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眼神。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东方帝国的君主,不仅会用西洋语言问候,话语里还满是真诚的期许,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与亲切,瞬间打破了他们对东方帝王的固有认知,初见时的拘谨也消散了大半。
弘历唇边噙着一抹了然的淡笑,不再多说英语,转而用醇厚沉稳的官话继续道。
“诸位远道而来,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话音刚落,身旁身着绣金白缎长裙的路易莎立刻同步翻译,声音温婉清晰,将弘历的谦和之意精准传递给众学者。
“昨日的安置若有不周之处,还请诸位直言相告,不必拘束。”
弘历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自带不容置喙的威仪。
“今日特意备了些西洋菜式,虽未必能复刻诸位家乡的地道风味,也算朕尽一份地主之谊。”
路易莎紧随其后翻译完毕,目光温和地看向众学者,恰到好处地承接了氛围,让这场跨文化会面既保有意外的惊喜感,又迅速回归从容有序。
话音刚落,内侍们便端着银质餐盘鱼贯而入,盘中的法式洋葱汤、香煎牛排、焗烤蜗牛冒着热气,搭配的刀叉摆放整齐,与一旁清式茶点的瓷碟形成有趣的呼应。
学者们见状纷纷起身致谢,伏尔泰抚着山羊胡笑道。
“陛下心思之细腻,远超我们想象。这般待遇,即便是在凡尔赛宫也难得一见。”
孟德斯鸠也颔首附和,目光却暗自打量殿内陈设,将每一处细节尽收眼底。
宴席间,弘历与学者们闲谈甚欢,从儒家伦理聊到西洋哲学,从农耕技术谈及天文历法。
当休谟提及对中医脉诊的好奇时,弘历当即命太医院院使钱斗保简述其原理,引得众人频频发问。
气氛热烈融洽,学者们脸上的拘谨渐消,言语间多了几分坦诚。
然而,这番热闹景象在清朝官员席间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理藩院尚书来保端着酒杯,眉头微蹙,目光扫过殿内为西洋学者特设的西餐席面,悄悄对身旁刚升任吏部尚书的蒋廷锡低声道。
“蒋大人,您曾出访英吉利,见识过西洋风物,您来评评,皇上此举未免太过抬举这些洋人。
我大清物产丰饶、文化昌盛,何须如此屈尊,竟连刀叉西餐都特意备上?”
蒋廷锡刚执掌吏部,行事素来谨慎,抿了口酒压低声音回应。
“大人有所不知,皇上此举定有深意,绝非单纯迁就。
我当年出访英吉利,亲眼所见西洋在火炮铸造、战船建造等方面,确有值得我大清借鉴之处。
如今厚待这些学者,想来是皇上有意吸纳西洋之长,补我大清之短,而非寻常的礼遇之举啊。”
坐在另一侧的和亲王弘昼面露不耐,手中的玉筷随意拨弄着盘中的清炒时蔬,对身旁的内侍嘟囔。
“好好的满汉全席不吃,偏要弄这些半生不熟的洋玩意儿。
一群外邦人,值得皇上如此花费心思?倒不如将这份心思用在宗室子弟身上。”话音虽轻,却还是被身旁的张廷玉暗暗用眼神制止。
就在这时,伏尔泰放下银叉,起身躬身,目光满是赞叹。
“陛下治国有方,胸襟开阔,实乃当之无愧的‘开明明君’!
欧罗巴诸多王室皆困于成见,固步自封,而陛下能广纳贤才、推行新政,这份远见卓识与治国魄力,远非寻常君主可比!”
弘历含笑颔首,抬手示意伏尔泰落座,声音沉稳而有力。
“伏尔泰先生过誉了,朕实不敢当‘开明明君’之谓。
朕不过是效仿古之先贤,商汤三聘伊尹、文王渭水访贤,唐太宗纳魏征犯颜直谏仍宽宥嘉奖,皆是以谦心求贤、以诚意治国,方有盛世之基。
今日朕广纳贤才、推行新政,不过是循前人之路而行,所求唯有汇聚众智,让大清百姓安居乐业,江山得以长治久安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