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的轰鸣声从地底传来。赵莽捡起融合后的璇玑玉,玉面的蓝光与彗星的红光在半空交织,形成道巨大的虹霓,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带间距,严格遵循1:√2的比例。他想起徐光启在《崇祯历书》里的结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其常在衡。”
当最后一缕彗光消散时,异常区的悬石全部落地,在地面拼出哈雷彗星的轨道图,每个转折点的角度都是142.1度。赵莽将璇玑玉放进纪念台,玉面的太极图与夜空的星轨完美重合,阳鱼的圆心正对哈雷彗星,阴鱼的缺口处,刚好能看见王恭厂遗址的方向。
小林的欢呼声从通讯器传来:“全球重力场同步稳定!哈雷彗星的变轨幅度控制在安全值的1/√2!”
赵莽摸向掌心的焦痕。那道142.1度的烙印正在发烫,像三百年前徐光启仰望彗星时,留在时空中的温度。他突然明白,女人说的“失衡是必然”并没有错,只是她忘了:宇宙的失衡里,永远藏着1:√2的平衡密码,就像哈雷彗星每76年的回归,不是为了证明失控,是为了提醒我们——
真正的智慧,是在失重的星轨上,找到属于自己的142.1度。
双阵共鸣
激光束刺破蓝光的瞬间,赵莽的军靴在悬浮的碎石上打滑。两道红光在空中构成的夹角泛着金属般的冷光,142.1度的刻度线在全息屏上跳动,与六芒星阵的顶点完美重合——女人机械臂上的星纹突然亮起,每个角的度数都是60度,却在红光映照下,显露出隐藏的1:√2比例。
“六芒星是禁锢!”女人的残玉与璇玑玉在空中形成对峙,两者的能量流像两条互噬的蛇,“安德烈用它锁住反物质时,每个顶点的压力都是临界值的√2倍!”她突然转动机械臂,六芒星阵的投影在地面旋转,将红光切割成碎片,重力仪的读数在7.50与8.00间剧烈摇摆。
赵莽的激光校准仪发出急促的提示音。他看着完整玉块在空中划出的弧线,轨迹恰好是六芒星阵的外接圆,半径比阵内接圆多出√2倍。“那是你们没找对平衡点!”他调出徐光启与利玛窦的合影,两人站在一幅中西合璧的星图前,六芒星与八卦阵的重叠处,标注着“142.1度”,“利玛窦早就发现,六芒星的两个三角形,夹角正是142.1度时,能与璇玑玉阵共振!”
残玉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女人的真眼闪过震惊,她机械臂上的星纹开始发烫,六芒星阵的每个顶点都渗出蓝烟,浓度比为1:√2。“不可能……”她的机械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教会典籍里说六芒星与东方阵法水火不容!”
“那是安德烈改了典籍。”赵莽的军靴踏上块悬浮的青铜镜,镜面反射的红光在六芒星中心组成太极图,“1623年利玛窦写给罗马的信里说,他在徐光启的算珠上,发现了六芒星的平衡密码——每颗算珠的直径,都是孔径的√2倍。”他突然将激光束调至最大功率,两道红光像两只手,将空中的两块玉慢慢推近。
当玉块的断口在142.1度角接触的瞬间,六芒星阵突然逆向旋转。赵莽看见女人机械臂上的星纹与玉面的螺旋纹连成一体,形成个立体的“衡”字,笔画的粗细比严格遵循1:√2。重力仪的读数开始稳步回升,7.60、7.80、8.00,每次跳跃的幅度都比前次增加0.2×√2。
“你看星阵的中心!”小林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带着激动的颤音,“六芒星的两个三角形正在重组,夹角稳定在142.1度!”全息屏上,全球各地的六芒星装置都在同步调整,与王恭厂的璇玑玉阵形成跨越洲际的共振,能量波的频率比为1:√2。
女人的机械臂突然松弛。她看着残玉断口处的星纹与璇玑玉的太极图完美咬合,那里刻着个极小的十字与太极共存的图案——是利玛窦的笔迹。“祖父说这是亵渎……”她的真眼滚出泪水,泪水在红光中凝成六棱形的冰晶,棱角角度正是142.1度。
“是共生。”赵莽的激光束慢慢减弱,两块玉在六芒星与八卦阵的中心悬浮,蓝光与红光交融成淡紫色,“万历四十六年,利玛窦用六芒星阵帮徐光启稳定过地脉,当时的重力值,就是9.72。”他指向地面的裂缝,新长出的岩层里,能看见六芒星与八卦的结晶共生,两者的硬度比为1:√2。
重力仪的读数“嘀”地一声定格在9.72。女人的机械臂突然展开,六芒星阵的投影在地面组成完整的能量网,与璇玑玉阵的蓝光交织,每个交点都发出142.1度的光脉冲。“原来……”她的声音带着解脱,机械脊椎的嗡鸣变成柔和的共振,“典籍里的‘水火不容’,是‘水火相济’的误写。”
赵莽捡起融合后的玉块。玉面的六芒星与太极图形成双螺旋,旋转方向相反,速度比1:√2。他想起徐光启手稿里的最后一句话:“术有中西,道无南北,142.1度,是天地写给万物的和解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锦衣卫1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锦衣卫1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