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站的扬声器播放出142.1度的声波频率,泰晤士河底的破坏玉矿开始发出悲鸣。女人的玉核心在声波中剧烈震颤,180度的断面渐渐浮现出被覆盖的142.1度标记——原来这块玉本是完整的平衡玉,是安德烈硬生生将它掰成了破坏玉。“不……不可能……”女人的投影开始透明,仿生眼的玉核心迸出最后的红光,“日记里明明画了十字……”
“那是平衡的符号,不是毁灭的标记!”赵莽举起牛顿手稿,第49页的插图上,十字与二十八宿的星官组成完美的142.1度,“利玛窦是在说,不同的信仰也能找到平衡角度!”他将平衡玉抛向全息投影,两块玉在空中相遇的瞬间,没有爆炸,只有一声悠长的共鸣,180度的断面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女人的投影在共鸣中安静下来,仿生眼的玉核心恢复了温润的光泽。她看着自己的双手——不再是机械义肢,而是人类的手掌。“父亲错了……”她的声音变得清晰,像卸下了沉重的枷锁,“科技没错,是我们用错了角度……”投影渐渐消散前,她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星图,142.1度的金色线正将M31的红移曲线稳稳托在安全区间。
虫洞漩涡的紫黑色彻底褪去,露出银蓝色的稳定能量流。赵莽抓起桌上的平衡玉,发现它与女人玉核心愈合后的纹路完全吻合——原来所有的破坏玉,本质上都是被掰错角度的平衡玉。小林突然指向窗外,泰晤士河的水面映出完整的北斗七星,摇光星的仰角在晨雾中清晰可辨:142.1度。
林悦的视频电话打进来时,故宫的万历星图正在发光。女孩举着新发现的绢布,上面是徐光启晚年的批注:“玉无好坏,在于持玉之人的角度”。赵莽望着屏幕上那片熟悉的星空,突然想起女人消散前的眼神——那里没有了疯狂,只有释然,像终于明白,困住自己的从不是科技,是不肯转弯的偏执。
观测站的仪器恢复了平静,J值稳稳停在0.998。赵莽将两块愈合的璇玑玉并排放好,断裂的痕迹渐渐淡去,只留下道浅浅的纹路,像在提醒所有看到的人:最危险的从不是力量本身,是使用力量的角度;最强大的武器,永远是那些懂得在临界处停下的智慧。
泰晤士河的晨雾中,142.1度的光晕还未散去,像道温柔的界限,守护着苏醒的城市。赵莽拿起牛顿手稿,发现扉页多了行新的批注,是用中文与拉丁文共同写就的:“角度对了,万物皆衡”。
平衡之术
赵莽的指尖划过光谱仪,M31的最新数据在屏幕上流淌成河。二十八宿的量子印记突然从红移曲线中浮起,化作银蓝色的光环,将整个星系温柔地包裹——那不是束缚的枷锁,是守护的屏障。小林举着的能量监测仪上,所有参数都稳定在142.1度的临界值,像被无形的手校准的天平。
“平衡器……”赵莽低声重复,掌心的璇玑玉传来温润的触感。王恭厂的火药味仿佛还萦绕在鼻尖,那场被后世称为灾难的爆炸,此刻在他眼中有了全新的意义。屏幕上自动播放着徐光启的手稿残片,老科学家用小楷写着:“天启六年五月,玉阵失衡,以爆制爆,留警示于后世。”
观测站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牛顿与徐光启的虚拟影像隔着时空相对而立。牛顿的羽毛笔与徐光启的毛笔在空中交汇,画出的不是冲突的直线,而是相互缠绕的螺旋,螺旋的每个转折处,都标注着142.1度。“他们早就懂了。”小林的声音带着敬畏,“所谓东西方智慧,从不是对立的两极。”
泰晤士河底的破坏玉矿正在自我净化,银蓝色的光雾从河床升起,与观测站的能量场连成穹顶。赵莽想起激进派女人消散前的眼神,那个被180度偏执困住的灵魂,始终没明白王恭厂爆炸的真相——那不是失控的毁灭,是徐光启用可控的能量冲击,将失衡的玉阵强行拉回平衡的警示。
牛顿手稿第72页的空白处,浮现出徐光启的批注:“星图如秤,数理为砣,缺一则倾。”赵莽将王恭厂的平衡玉参数与牛顿的角动量公式输入同个模型,屏幕上立刻生成动态图谱:当东方星图的角度偏离142.1度,西方公式计算出的虫洞就会失控;而当两者完美咬合,红移曲线便会呈现出教科书般的稳定轨迹。
“这才是‘玉火淬之’的真意。”赵莽的目光落在璇玑玉上,玉面映出的星空里,M31与银河系像跳双人舞的伙伴,保持着安全又亲密的距离。他想起伦敦塔文物展68%的湿度,想起牛顿书房与王恭厂遗址相同的平衡参数,原来三百年间所有的巧合,都是智慧在时空中埋下的伏笔。
小林突然指向全球防御理事会的实时新闻,激进派的残余成员正在解散,他们发布的声明里写着:“我们误读了平衡的意义,将守护的工具当成了毁灭的武器。”屏幕上同时播放着南京王恭厂遗址的画面,考古人员在火药库地基下,发现了徐光启埋下的完整璇玑玉,玉面刻着的142.1度,与伦敦观测站的最终参数分毫不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锦衣卫1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锦衣卫1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