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全!”周延的声音带着沙哑,却藏不住激动,“你们的红景天太管用了——小郑最后那段路差点没上来,含了片含片就缓过来了。真的,比野生的还稳!”
他顿了顿,用手套蹭了蹭话筒上的雪,声音突然软下来:“回去我就把队里存的最后一点野生红景天标本捐给你们。以后我们登山,就认你们的栽培红景天——不光是管用,是让人踏实。”
挂了电话,周延看着远处的云海。云在脚下翻涌,像白色的浪,太阳刚出来,把雪坡染成金红色。小郑正举着国旗拍照,虽然脸冻得通红,眼里却亮得像有光。
电话那头的仁济堂里,苏怀瑾刚把电话放下。阳光穿过药圃的薄荷丛,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药香——是新到的陈皮和薄荷混在一起的味道。
她看着窗台上的红景天标本,是卓玛寄来的栽培红景天,根茎粗壮,断面能看到清晰的纹路。忽然想起祖父说的“道地药材,是药材认地,地也认药材”。以前总觉得“野生才是道地”,现在才明白:所谓道地,从来不是“天生天养”的迷信,是“人懂地的脾气,地也懂药的性子”的默契。
就像林芝的红景天,在卓玛弯腰施肥的汗水里扎根,在精准控水的耐心里攒足养分,最终在这7500米的雪山上,稳稳接住了这些需要它的人。它或许不是野生的,但它在人的用心里,长出了比野生更可靠的力量。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岐黄手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