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发碰了一鼻子灰,心中不甘,又私下找到村里几位家境贫寒的村民,许以重金,让他们偷偷将挂金灯种子卖给自己,还承诺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专属种植户,享受高额报酬。有两位村民动了心,趁夜偷偷挖取了自家菜园里的挂金灯幼苗,准备卖给赵德发。
石生得知后,连夜找到这两位村民,语重心长地说道:“兄弟,我知道你们家境困难,想多赚些钱。但这挂金灯是全村人的希望,是无数病人的救命药。若被赵德发垄断,他必定抬高价格,让那些穷苦病人无药可医。我们栽种挂金灯,图的不是钱财,是心安,是积德。”他又拿出自己积攒的米粮和钱财,递给两位村民:“你们若是缺吃少穿,只管跟我说,我和村里大伙都会帮你们。但这挂金灯的种子和幼苗,绝不能卖给外人,断了百姓的生路。”
两位村民听后,羞愧不已,当场表示不再卖给赵德发,还主动将幼苗栽了回去。村里的其他村民也纷纷表示,要共同守护挂金灯。为了防止赵德发再来捣乱,石生提议,由村里统一管理挂金灯的种植和售卖,将挂金灯的种子分发给周边愿意栽种的村落,教会他们种植和用药方法,让挂金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样一来,赵德发便无法垄断了。
村民们一致同意,纷纷行动起来,将挂金灯种子分发给沂蒙山区的各个村落,石生则带着儿子李青山,走遍周边十里八乡,手把手教村民们如何选地、播种、浇水、施肥,如何根据不同病症用药。很快,沂蒙山区的山坡上、菜园里,到处都种满了挂金灯。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金灯随风摇曳,成为了鲁中大地最动人的风景。赵德发见挂金灯已广泛种植,垄断无望,只能悻悻离去。而石生和村民们众志成城护灵草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被人们口口相传。
第五回 孕妇热毒两难全 慎用药方保母子
春去秋来,挂金灯已在沂蒙山区广泛种植,成为了民间治疗热毒病症的常用药。这年深秋,樵岭村隔壁的杏花村,一位怀孕七个月的孕妇王氏突然患上了热毒病症,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皮肤还出现了红色斑疹。家人急得团团转,请来的郎中看着孕妇的症状,面露难色:“此乃热毒炽盛之症,需用清热解毒之药,但孕妇用药需万分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伤及胎儿,实在不敢轻易用药。”
王氏的丈夫刘老实听闻石生用挂金灯治病救人,且用药谨慎,便连忙跑到樵岭村求助。石生赶到杏花村,查看王氏的症状,切脉后发现,王氏脉象洪数,舌红苔黄,热毒确实盛重,但腹中胎儿脉象平稳,尚无大碍。“这病若不及时治疗,热毒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但若用药不当,也会危及母子安全。”石生心中思索,想起沈御医曾教过他“孕妇用药,宜清热而不伤胎,解毒而不耗气”。
他回到家中,查阅自己的用药笔记,又翻出沈御医留下的医书,反复琢磨后,拟定了一个谨慎的药方:挂金灯果实两枚(减量以避寒凉)、紫苏梗三钱(理气安胎)、黄芩三钱(清热安胎)、金银花三钱(清热解毒)、甘草二钱(调和药性)。石生解释道:“挂金灯清热解毒为君,但用量减半,避免寒凉伤胎;紫苏梗理气宽中、安胎,黄芩清热燥湿、安胎,二者为臣,既能辅助解毒,又能保护胎儿;金银花清热解毒、轻清上浮,专攻咽喉热毒,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此方药性平和,既能清解热毒,又能安胎护胎,当可一试。”
王氏的家人半信半疑,但此时已无他法,只能按照石生的嘱咐煎药服用。第一剂药服下后,王氏的高热略有减退,咽喉肿痛也缓解了一些;三剂药服完,高热退去,斑疹开始消退;七剂药过后,王氏的热毒病症痊愈,腹中胎儿也安然无恙,胎动正常。
此事传开后,周边村落的孕妇若患上热毒病症,都纷纷来找石生诊治。石生对待孕妇用药,始终慎之又慎,每一次都仔细辨证,根据孕妇的体质和病症轻重,调整挂金灯的剂量和配伍药材。有一位孕妇体质虚寒,患上热毒后,石生在药方中加入了少量生姜、大枣,以温中和胃,缓和挂金灯的寒性;有一位孕妇热毒较轻,石生则只让她用少量挂金灯果实泡水饮用,配合清淡饮食,便治愈了病症。
多年来,石生用挂金灯配伍安胎药,治愈了数十位患病孕妇,无一出现意外,母子皆安。沈御医得知后,特意写信称赞:“挂金灯性寒,孕妇慎用,而你能辨证施治,巧配药物,既解热毒,又保胎儿,足见你用药之精、心思之细。这正是传统医学‘辨证施治、中病即止’的精髓所在。”石生将这些孕妇用药的病案详细记录下来,成为了挂金灯用药经验中宝贵的一部分,也为后世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六回 乡志载录留青史 学者考察证源流
时光荏苒,十年光阴转瞬即逝。石生已年过四十,两鬓添了些许白发,但他依旧每日照料挂金灯,为村民们治病施药。他的儿子李青山也已长大成人,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不仅学得一手种植挂金灯的好手艺,还精通挂金灯的用药之道,成为了村里年轻一代的医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