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一动,又接连吃了几颗。片刻之后,口干舌燥的感觉渐渐消散,喉咙的肿痛也减轻了许多,甚至能勉强说出连贯的话来:“这……这红姑娘果然神奇!”石娃见他好转,笑得更开心了:“先生,我祖母说,这红姑娘性凉,能清火气、润喉咙。生吃、煎汤都管用,要是加些冰糖,味道更好呢!”
杨氏连忙找来陶罐,按照石娃所说,将几颗红姑娘洗净,加水煮沸,又撒了少许从娘家带来的冰糖。待汤药温凉后,给杜甫慢慢服下。一碗汤药下肚,杜甫只觉一股清凉之意从喉咙蔓延至肺腑,郁结的气机似乎也通畅了许多,连日来的疲惫与烦躁也消散了大半。他不禁感慨:“民间竟有如此灵草,未入典籍,却能解人沉疴,这‘实践先于文献’,果然不虚!”
第三回 乡野遍寻灵草迹 口传妙法藏医理
红姑娘的奇效让杜甫豁然开朗,他心中好奇,这株不起眼的野果,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妙用?次日清晨,天色微亮,杜甫便带着石娃,踏着寒霜,前往乡野间寻找红姑娘的踪迹。石娃自幼在秦州乡间长大,对野菜野果了如指掌,他带着杜甫穿过田间地头,来到城南的荒坡上。
只见荒坡上、田埂边,到处都生长着红姑娘的植株。它们茎高尺余,叶片呈卵形,叶缘带着细密的锯齿,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红萼随风摇曳,宛如一串串悬挂的小灯笼,在枯黄的草木间格外醒目。杜甫俯身细看,只见植株的根茎粗壮,色白质脆,折断后有清亮的汁液渗出;叶片翠绿,叶脉清晰,摸起来略带粗糙。
“杜先生,你看,这红姑娘到处都是!”石娃指着一片植株说道,“春天的时候,它会开白色的小花,像小星星一样;到了秋天,花谢了就结出这红果子。俺们村里人都知道它能治病,谁家有喉咙痛、咳嗽的毛病,都会来采。”杜甫一边观察,一边询问石娃:“除了治喉痛、咳嗽,这红姑娘还能治别的病吗?”
石娃歪着头想了想,道:“我祖母说,要是有人口干舌燥、心里发慌,吃几个红姑娘也能缓解。还有去年夏天,村里的李老汉得了小便涩痛的毛病,排尿的时候疼得直咧嘴,我祖母让他采了红姑娘的根茎,加车前草一起煎汤喝,喝了五天就好了。”杜甫闻言,心中暗忖:“喉痛、咳嗽多与肺相关,小便涩痛则关乎膀胱,莫非这红姑娘归肺、膀胱二经?”
为了印证猜想,杜甫又跟着石娃走访了秦州乡间的几位老者。村西头的王寡妇,常年患有口舌生疮的毛病,反复发作,痛苦不堪。她告诉杜甫:“先生,我这口疮犯了的时候,就采些红姑娘的果实,捣烂了取汁,涂抹在疮面上,不出两天,疮就结痂了。这红姑娘性凉,能清热解毒,比那些贵价药材管用多了!”
村里的老郎中吴先生,虽未读过多少典籍,却有着数十年的行医经验。他告诉杜甫:“杜先生,这红姑娘在俺们秦州,可是家喻户晓的良药。它味酸、苦,性寒,能清热、利咽、生津、利湿。除了治喉痹、肺热咳嗽、小便涩痛、口舌生疮,还能治小儿惊风、湿热黄疸。俺行医这么多年,用它治好了不少人呢!”
吴先生还提到,秦州的地方史志《秦州志》中,虽未专门为红姑娘立传,却有零星记载:“红萼果,俗名红姑娘,秦州多产,民采之入药,治喉痛,生津液,利小便。”杜甫闻言,心中感慨万千:这红姑娘的药用功效,全靠百姓口传心授,在民间实践了千百年,虽未被官修典籍收录,却蕴含着深刻的医理。这种“口传知识”,正是中华传统医学的根基所在。
第四回 寒窑红萼映诗思 长安故梦寄乡情
自那日乡野寻访归来,杜甫便每日食用红姑娘,或生吃,或煎汤,喉咙的肿痛渐渐痊愈,声音也恢复了往日的清亮。闲暇之时,他常坐在寒窑门口,望着枝头悬挂的红姑娘,心中思绪万千。这株来自乡野的灵草,不仅治愈了他的沉疴,更勾起了他对长安故园的思念。
深秋的月光洒在寒窑上,清冷而温柔。杜甫捧着一颗红姑娘,剥开红萼,看着里面晶莹剔透的果实,恍惚间,竟觉得这红萼宛如长安太液池畔的芙蓉,在月光下绽放着艳丽的光彩。他想起了长安的繁华岁月,想起了曲江流饮、雁塔题名的雅事,想起了宫中的霓裳羽衣舞,更想起了那些未曾远去的故友。
触景生情,杜甫提笔挥毫,在粗糙的麻纸上写下诗句:“红萼犹含宿雨,绿杨宜作春衣。不堪垂老鬓,还对欲飞时。”诗句中,红萼既指眼前的红姑娘,也暗喻长安的芙蓉,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他对故土的眷恋、对岁月的感慨。杨氏站在一旁,看着丈夫笔下的诗句,眼中泛起了泪光。
如今的杜甫,虽身陷困厄,却因红姑娘而重拾精神。他开始留意收集红姑娘的种子,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果实摘下,取出里面的种子,晾晒干燥后,用布包好,藏在怀中。他心中有一个念想:日后若能寻得一处安宁之地,便将这红姑娘的种子种下,让这株济世灵草得以繁衍,也让这份来自秦州乡野的温暖与希望,伴随自己走过漂泊之路。
秦州的百姓得知杜甫喜爱红姑娘,纷纷采摘成熟的果实送来,有的还特意送来晒干的红姑娘根茎、花叶,叮嘱他可以入药、泡茶。杜甫一一收下,心中满是感激。他深知,这株不起眼的野果,承载着秦州百姓的淳朴与善良,更蕴含着中华传统医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
寒窑虽破,却因红姑娘而暖意融融;漂泊虽苦,却因这株灵草而多了一份慰藉。杜甫望着窗外随风摇曳的红萼,心中默念:红姑娘啊红姑娘,你既是济世的良药,也是寄情的信物,愿你随我一同漂泊,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见证人间的悲欢离合,传递自然的馈赠与民间的智慧。
欲知杜甫如何带着红姑娘的种子辗转前往成都,如何在浣花溪畔种下这株灵草,又如何让红姑娘的传奇在巴蜀大地延续,请看下卷分解。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