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幕:现代启示录
第一课:心态管理是必修课
务银提的悲剧,始于心态失衡。他犯了很多职场人容易犯的错误,这些错误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警示意义
首先,过度关注同事升迁。务银提的眼睛总是盯着孙护、张兴等人,比较自己与他们的待遇差异。这种比较心理,在现代职场中也十分普遍。人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风光,却看不到别人背后的付出。孙护、张兴之所以能够留在中央,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政务处理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
其次,低估岗位实际价值。辽东太守这个职位,在务银提看来是"发配边疆",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重要岗位。如果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成绩,反而更容易展现出自己的才能。现代职场中,也经常有人因为被调到新岗位而抱怨,却看不到新岗位带来的机遇。
最后,把正常人事调动理解为针对个人。冯跋的人事安排,很可能是基于整体战略考量,而非对务银提个人的不满。但在务银提看来,这就是故意打压。这种"受害者心态",在现代职场中也十分常见。
第二课:沟通方式决定命运
如果务银提换种方式表达诉求,结局可能完全不同。比如,他可以先踏实做好辽东工作,用业绩说话。等到在边境立下战功,再委婉地表达想要回京的意愿。或者,他可以通过私下渠道,委婉地向冯跋说明自己的想法。
但他选择了最糟糕的方式:公然抱怨加谋反。这相当于在现代公司的微信群里@老板:"你不公平,我要跳槽!"——这是生怕HR找不到开除理由啊。
有效的职场沟通,需要注意时机、场合和方式。务银提的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有合理诉求,也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公开对抗和威胁,往往会把事情推向不可挽回的境地。
第三课:认清时代背景
在和平年代,员工可以频繁跳槽;但在战乱时期,背叛往往意味着死亡。务银提最大的错误,就是没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君主对叛变行为极其敏感。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不忠的迹象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这提醒我们:做重大职业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大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企业文化中,相同的行为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务银提如果生活在现代,可能最多就是被公司开除;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第六章 历史的幽默与沉重:务银提留给后人的思考
场景一:小人物的大历史
务银提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小浪花,但他的故事却如此鲜活。我们笑他"作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武人的直率与单纯。他不是司马懿那样的老狐狸,只是个受了委屈就要闹脾气的"大孩子"——这种真实感,恰恰让历史变得有温度。
通过务银提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五胡十六国时期,像务银提这样在权力斗争中陨落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的故事,共同绘就了那个乱世的众生相。
场景二:权力游戏的永恒命题
冯跋与务银提的矛盾,本质上是中国古代皇权与功臣集团的经典冲突。从汉高祖诛杀韩信,到明太祖的"胡蓝之狱",这种故事不断重演。区别只在于:务银提的段位太低,第一集就领了盒饭。
这个永恒命题的核心在于:创业阶段需要人才,守成阶段需要忠诚。当政权稳定后,那些在创业过程中养成"骄纵"习惯的功臣,往往难以适应新的权力结构。君主需要集中权力,功臣希望保持特权,这个矛盾几乎无法调和。
务银提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连"骄纵"的机会都没有,就在权力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了。这反映出小国政权在权力分配上的特殊性:资源有限,容错率低,任何不稳定因素都可能被放大。
场景三:历史的因果链
务银提事件后,冯跋加强了对功臣的控制,北燕暂时稳定。但这种高压政策也埋下了隐患。冯跋在位期间,虽然维持了政权的稳定,但猜忌功臣的做法使得统治集团内部始终存在裂痕。
二十多年后,北燕最终被北魏所灭。一个务银提倒下了,但权力分配的难题,始终困扰着这个弱小政权。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宽,会发现北燕的兴衰与务银提的故事有着内在的联系:一个无法妥善处理内部矛盾的政权,很难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长久生存。
尾声:在历史的哈哈镜前照见自己
站在今天回望务银提,我们可能会笑他"太傻太天真"。但若身处其位,我们真能做得更好吗?当辛勤付出没有得到预期回报,当看到同事"弯道超车",谁能保证心态完全不崩?
务银提用生命告诉我们:在权力场上,光有业务能力不够,还要有政治智慧;在人生道路上,既要追求进步,也要懂得进退。他的故事,既是一出历史轻喜剧,也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镜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