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心软”太子埋下动乱伏笔
话说在中国历史上群魔乱舞、皇帝比走马灯还勤的十六国时期,东北那旮旯有个叫北燕的国家。创始人冯跋同志,从打工人(后燕将领)逆袭成老板(天王),也算一代枭雄。他在位二十多年,搞汉化、促生产、减税赋,把北燕经营得有点“小康”模样,内部相对安稳,外部嘛……在虎狼环伺(北魏、柔然、刘宋)中努力苟着。
冯老板家大业大,自然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按规矩,这“太子”的帽子,稳稳地扣在了长子(也有说法是嫡子)冯翼的脑袋上。按说,这剧本开局不错:老爹创业成功,国家运行平稳,自己名正言顺。怎么看都是“躺赢”的节奏吧?
然而,冯翼同学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权力的牌桌上,拿一手好牌,不代表你会打!史书给冯翼的评语精准又扎心:“仁弱无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人挺好,心挺软,就是关键时刻优柔寡断,缺乏杀伐决断的魄力。 在那个今天称王明天就可能变烧烤的乱世,这性格简直就是给自己立了个“易推倒”的FLAG。
第一幕:太子监国初体验,秒变烫手山芋
时间来到公元430年8月,冯跋老板身体亮起了红灯,而且不是小感冒那种,是病得下不了床的重症。眼看公司CEO要“宕机”,老冯同志赶紧启动“接班人计划”。他郑重其事地把太子冯翼叫到床边:“儿啊,爹这身体怕是不中用了(咳咳咳…),公司…公司就交给你了!你代爹主持朝政(监国),统领禁军,大小事务都你说了算!稳住了!” 顺便还叫来两位重量级高管——中书监申秀和侍中阳哲,搞了个小型“托孤仪式”,意思很明显:哥几个,以后就辅佐我儿子了!
按说,这剧本安排得明明白白。太子监国,手握兵权,名正言顺,老爹背书,重臣辅佐。冯翼同学,你的时代来了!支棱起来啊!
然而,剧本刚翻开第一页,就杀出了个“程咬金”——宋夫人。
这位宋夫人,是冯跋晚年最宠爱的妃子,自己也有个宝贝儿子叫冯受居。眼看冯翼正式走上前台,宋夫人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凭啥是他?我家受居不香吗?不行,得搅和!”
于是,宋夫人使出了宫斗剧里的经典技能——“温柔一刀”。她找到刚上任、屁股还没坐热的监国太子冯翼,一脸“我都是为你好”的表情,忧心忡忡地说:
“哎哟喂,我的太子殿下!您看皇上(指冯跋)这气色,眼瞅着一天天见好哇!您这急吼吼地就代父临朝、发号施令,知道的明白您是尽孝监国,不知道的……还以为您等不及了呢?多不合适啊!要不再等等?让皇上安心养病?”
好家伙!这招“捧杀”+“离间”,堪称教科书级别! 中心思想就一个:你爹还没死透呢,你这么积极,是不是想咒他死?
我们的主角冯翼同学,听完这话的反应是啥?
他,信了!他真的信了宋夫人“你爹快好了”的鬼话!而且觉得宋夫人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内心OS:哎呀,宋姨说得对!我这么积极,显得我多不孝、多急不可耐似的!不行不行,得避嫌!
于是,这位手握监国大权、统领禁军、刚刚被老爹和重臣们寄予厚望的太子爷,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辞职! 他麻溜地辞去了监国的职务,拍拍屁股,退回自己的东宫“安全屋”,每天就干一件事——早中晚按时打卡,去老爹病床前请个安、探个病,一天三次,风雨无阻,堪称“北燕第一孝子”(至少他自己这么觉得)。
冯翼这一退,直接把“王炸”打成了“三带一”,还是最小的那种。 宋夫人心里乐开了花:“这傻孩子,也太好忽悠了吧!”
第二幕:宋夫人的“临时主场”,老实人被彻底“拉黑”
宋夫人一看冯翼这么“上道”,胆子立刻肥了。她利用自己侍奉在皇帝(病得神志不清)身边的便利,开始假传圣旨(俗称“矫诏”)。内容很简单粗暴:“皇上病重,需要绝对静养!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宫打扰!皇子?不行!大臣?更不行!都给我在宫门外头候着!”
这命令一下,整个宫廷瞬间成了宋夫人的“私人会所”。皇子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臣们忧心忡忡,但谁也不敢硬闯。唯一拥有VIP通行证的,只有一位名叫胡福的宦官(中给事)。为啥是他?因为他是宋夫人觉得“可控”的自己人(至少表面上是)。
那么,我们的主角冯翼在干嘛呢?他,很听话!真的只在宫门外“候着”,或者回东宫待着,严格遵守着“宋姨”传达的“圣旨”,一天三次探病打卡,绝不多问,绝不多事。他心里可能还在自我感动:“看我多守规矩!多孝顺!” 完全没意识到,他老爹冯跋,这位北燕的开国之君,已经被宋夫人像“软禁”一样,彻底隔离在了深宫之中,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权力真空?不,真空已经被宋夫人这个“空气泵”迅速填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