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史诗级的大溃败,让刘裕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关中之地,像煮熟的鸭子一样飞了,北伐成果付之东流。后世史家如蔡东藩,气得拍桌子骂刘义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话听着解气,但咱得说句公道话:让一个十一岁、可能《三字经》还没背熟的孩子,去驾驭一群如狼似虎、互相恨不得掐死对方的骄兵悍将,去对抗赫连勃勃那样的枭雄,这本身不就是最大的“败事有余”吗?真正的锅,还得扣在他爹刘裕那匪夷所思、堪比“让哈士奇看守肉骨头”的人事安排上!刘义真小朋友,顶多算是个被推上舞台中央的倒霉“背锅侠”。
第二幕:建康风云——文艺王爷的“作死”与“被作死”(420–424年)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终于如愿以偿,黄袍加身,成了宋武帝。十四岁的刘义真,也跟着水涨船高,被封为庐陵王,食邑三千户,从“小土豪”升级为“大土豪”。先是在建康的军事要塞石头城当“城管”,后来又搬到东府城(相当于高级别墅区)住着。到了永初二年(421年),更是火箭般升迁,当上了“司徒”!位列三公!听着吓死人吧?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基本就是个荣誉头衔,属于“位高权不重”,主要作用是显得皇家恩宠浩荡。
经历了长安的生死时速,刘义真大概觉得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是王道。他对打打杀杀没啥兴趣,反而一头扎进了建康的“文化圈”,成了个标准的“文艺青年”,他的朋友圈堪称“南朝顶流文化天团”。
谢灵运: 山水诗鼻祖,超级驴友兼大才子,性格狂傲不羁(后来果然“作死”)。
颜延之: 文章大家,和谢灵运并称“颜谢”,也是个有个性的主儿。
慧琳道人: 学问僧,能谈玄说道,也能议政事(这在南朝很常见)。
这几位爷经常聚在庐陵王府(或者某个风景优美的庄园),吟诗作对,谈玄论道(就是聊些很高深很虚无的哲学问题),喝着小酒,吹着牛皮,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潇洒。年轻的刘义真被这群文化大咖捧得晕晕乎乎,有一次喝高兴了,拍着胸脯放话:“等我将来发达了(得志),一定让灵运和延之当宰相!慧琳大师当国师!” 这话估计一半是酒话,一半是少年意气。
然而,在朝廷里,有一群人对这个“文化沙龙”非常不爽。谁?以徐羡之、傅亮为首的寒门出身的实权派大臣!这些人是跟着刘裕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老革命”,崇尚实干,最烦那些只会耍嘴皮子、摆架子的士族名流。在他们眼里,刘义真整天和谢灵运这些“清谈误国”的家伙混在一起,还说什么“当宰相”的疯话,这不是结党营私、图谋不轨是什么?简直就是个“危险分子俱乐部”!
徐羡之作为首席顾命大臣(刘裕死前托孤的),觉得有必要敲打一下这个“不懂事”的小王爷。于是派了个心腹去“善意提醒”:“王爷啊,您身份尊贵,整天跟谢灵运、颜延之那帮人混,影响不好啊!还是注意点吧!” 按常理,一般人被大佬这么点一下,多少会收敛点。可刘义真是谁?文艺青年!还带着点少年叛逆!他非但没怂,反而开启了“毒舌”模式,直接怼了回去:“灵运这人呢,华而不实(空疏);延之呢,学识不够(浅薄)……我跟他们玩,纯粹是性格合得来(性情相得),图个乐呵!你们瞎操什么心?”(原话:“灵运空疏,延之隘薄……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我就爱跟这些‘没本事’的玩,关你屁事?要你管?!” 这下可好,直接把徐羡之的脸打得啪啪响,梁子结得更深了。
转眼到了永初三年(422年),刘裕病重。看着自己立的太子刘义符整天就知道玩,亲近些不三不四的人(狎昵小人),刘裕这心里是拔凉拔凉的。老头一琢磨:“这大号是不是练废了?要不换个二儿子试试?” 改立刘义真的心思就活泛了。但他还算谨慎,找来心腹谋士谢晦(也是后来的顾命大臣之一)征求意见:“你看我家老二(义真)怎么样?能接班不?”
谢晦这个人精,早就看透了刘义真的“文艺病”和不靠谱。他心里门清:刘义真要真当了皇帝,谢灵运、颜延之那帮人肯定上位,自己这帮实干派还有好果子吃?于是,谢晦给出了一个看似客观、实则致命的评价:“德轻于才,非人主也。” 这八个字太狠了!意思是:这位爷啊,他那点小聪明(才)配不上他该有的品德(德),不是当皇帝的料!潜台词:他太浮躁、太任性、太不稳重!刘裕一听,心凉了半截,得,二儿子也指望不上。于是,一道诏书下来,刘义真被一脚踢出京城核心圈,外放到南豫州当刺史,驻地在历阳(今安徽和县)。美其名曰“历练”,实则是“靠边站”。
到了地方上,刘义真还是改不了“少爷”脾气。历阳那地方估计条件不太好,或者他习惯了京城的花天酒地,总之就是觉得“啥都缺”。三天两头向朝廷打报告:“我要这个!”、“我要那个!”、“给我点钱花花!”、“给我点兵用用!” 管家的徐羡之正愁没机会收拾他呢,一看这些申请,冷笑一声:“裁量不尽与”——意思就是“该给的给点,不该给的、不想给的,门都没有!” 各种卡脖子、穿小鞋。刘义真在历阳的日子估计过得挺憋屈,对徐羡之的怨恨也是蹭蹭往上涨。他大概还没意识到,自己这只“文艺小肥羊”,已经被权臣们圈进“待宰名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