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雨夜狂奔,剧本拿错
公元465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南朝刘宋的北大门——彭城(今江苏徐州),城门像做贼似的悄悄开了条缝。义阳王刘昶,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十岁就封王的皇家贵胄,此刻正上演着人生最狼狈的逃亡戏码。他策马冲出城门,身后稀稀拉拉跟着六十来个亲随,城楼上隐约传来妻子的哭嚎,瞬间就被狂风撕成了碎片。他不敢回头,生怕多看一眼,那点仅存的“王爷范儿”就彻底崩了,只能把马鞭抽得啪啪响,朝着北方——那个他曾经视为“胡虏之地”的北魏,亡命狂奔。这一年,是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的永光元年(465年),距离他十岁风光封王,刚好过去了二十年。这位本该在江南锦绣堆里醉生梦死的九皇子,剧本彻底拿错了,从云端“皇N代”,秒变被祖国通缉追杀的“头号丧家犬”。
第一幕:南朝骄子?不,是“嘴炮”惹祸精!
场景一:金汤匙开局,奈何长了张惹祸的嘴
时间倒退回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建康宫城,阳光洒在琉璃瓦上,亮得晃眼。十岁的刘昶小朋友,在老爸宋文帝刘义隆慈祥(或许还有点例行公事)的目光注视下,接过了“义阳王”的烫金名片,附赠食邑二千户的长期饭票。这起点,搁现在就是“出生在罗马市中心还自带学区房”。按常理,他的人生剧本就该是:富贵闲王,吟诗作对,偶尔在朝堂上点个卯,混吃等死,平安喜乐。
可惜啊,刘昶同学有个“致命”的设定——史书盖章认证的“轻吵褊急”。翻译成人话就是:脾气爆,性子急,嘴还特欠!尤其当他步入职场(官场),这属性就彻底放飞了。
他哥孝武帝刘骏登基后,刘昶的官职像坐了火箭:征北将军、徐州刺史,都督六州军事!乖乖,相当于北方战区总司令兼省长,坐镇军事重镇彭城。这权力,放谁手里不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我们刘王爷偏不!他大概觉得亲兄弟就得“坦诚相见”,在朝堂上怼起皇帝老哥来,那叫一个直言不讳、火花四溅。想象一下那画面:庄严的朝会上,皇帝在上面讲,刘昶在下面“叭叭叭”抬杠,满朝文武屏住呼吸,内心OS:“王爷,求您闭嘴吧!那是皇上啊!” 孝武帝脸都绿了,训斥了好几次,估计内心也是万马奔腾:“这熊弟弟,怎么这么欠收拾!”
更糟的是,江湖上开始流传“义阳有异志”的小道消息。在那个“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宗室互砍时代,这种谣言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是开了刃的。刘昶的“嘴炮”属性,成功给自己埋了个巨雷。
场景二:暴君上线,跑路!跑路!跑路!
公元464年,孝武帝驾崩,他的“好大儿”前废帝刘子业闪亮登场。这位爷,堪称南朝暴君界的“顶流”,杀人如麻,尤其热衷于清理自家亲戚(宗室)。江夏王刘义恭(刘昶的叔叔)被这位侄皇帝剁成肉酱的噩耗传来时,彭城的刘昶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果然,他的案头很快也摆上了一道“催命符”——讨逆诏书,罪名是参与谋反(纯属诬陷)!朝廷大军已经杀气腾腾地兵临城下。
生死关头,刘昶展现了他(自以为)的枭雄本色。他紧急召集心腹部将开会,慷慨激昂,唾沫横飞:“兄弟们!昏君无道,诬陷忠良!咱们手握重兵,占着坚城,跟他拼了!为了大宋!为了正义!” 气氛烘托得那叫一个悲壮感人,王爷自己都快被自己感动哭了。
结果呢?戏剧性的一幕来了。等他演讲完,一回头……咦?人呢?刚才还挤得满满当当的会议室,此刻空荡荡,只剩他一个光杆司令在风中凌乱。原来,他的“心腹”们听完王爷的“热血动员”,连夜就写好投降书,集体“润”了,就等着拿他的人头当投名状,去新主子那里领赏呢!这反转,比肥皂剧还狗血。
现实啪啪打脸,打得刘昶眼冒金星。什么王图霸业,什么忠肝义胆,保命要紧!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冷酷又无奈的决定:抛下年迈的生母谢太妃、结发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们(留在南朝后来命运极惨),只带上最宠爱的吴姓小妾和六十多个铁杆亲随,趁着月黑风高,打开城门,上演了开篇那出“雨夜狂奔”。
逃亡之路,凄风苦雨,追兵在后,人心惶惶。随从们一看形势不对,跑着跑着就“掉队”了(其实是开溜了)。等他们千辛万苦、连滚带爬地摸到北魏边境时,六十多人的“豪华跑路团”,就剩下二十来个“丐帮弟子”,形容枯槁,衣衫褴褛。面对苍茫的北方大地,回首遥望再也回不去的烟雨江南,悲从中来的刘昶,留下了那首着名的“跑路感言”:“白云满鄣来,黄尘半天起;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白云像屏障一样涌来,黄沙遮住了半边天;四面都是阻绝的关山,故乡啊,已在几千里之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