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脐带》
——论《畀啲啲嘅祈愿》中粤语书写的诗性重构与父性话语的祛魅
文/诗学观察者
在中国当代诗歌的版图上,方言写作始终是一条隐秘而丰沛的暗流。当普通话以国家语言的身份统摄文学表达时,方言诗歌如同倔强的地下茎,在主流话语的缝隙中顽强生长,维系着语言与土地最为原始的血脉联系。树科的《畀啲啲嘅祈愿》正是这样一首以粤语为载体的诗作,它通过对日常粤语词汇的诗性提纯,不仅重构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表达可能,更在父女亲情的传统书写中开辟出一条祛魅之路。
诗歌开篇即以典型的粤语表达颠覆了传统父权话语的严肃性:老窦历嚟唔信命水/又唔得唔话你/噈喺老窦嘅命水……。这里的(父亲)自称,立即消解了这一称谓在正统汉语中的威严感。在儒家文化传统中,父亲形象总是与、等词汇绑定,承载着父为子纲的伦理重负。而粤语中的却带有市井的亲切与幽默,这种称谓的选择本身即是对传统父性神话的祛魅。诗人坦言自己唔信命水,却又不得不承认女儿就是自己的,这种矛盾修辞恰恰揭示了父爱中理性与情感的撕扯——一个现代父亲对命运之说的怀疑与对女儿近乎宿命般的深情形成了微妙张力。
诗歌对婴儿的描绘极富粤语特有的音韵美感:啲啲嘅你,啲啲咁大嘅/细细粒粒嘅你吖嘛……。连续使用(一点点)、细细粒粒(小小个)等叠词,不仅模拟了婴儿的娇小可爱,更通过粤语特有的音调(粤语有九个声调)营造出跳跃的音乐性。这种语言选择绝非偶然,它实际上重构了诗歌的抒情方式——在普通话诗歌中,我们常见的是小小的你这样标准化的表达,而啲啲嘅你则保留了方言特有的韵律和质感。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现实切片方式,粤语中丰富的语气词和独特的词汇选择,使诗人能够切割出更为细腻的情感现实。
诗歌第三节继续深化这种方言书写的美学探索:啲啲嘅你,着啲啲啲裙仔/啲啲啲时,的的式式/弹弹跳跳,又歌又舞……。这里啲啲啲的的式式(伶俐可爱的样子)等表达,不仅生动再现了小女孩活泼可爱的形象,更通过粤语特有的韵律创造出一种近乎童谣的节奏感。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对女儿舞蹈姿态的描写完全摒弃了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比喻套路(如翩若惊鸿之类),而是依靠方言词汇本身的生动性直接呈现。这种写法令人想起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粤语给予诗人的正是一个比标准汉语更为鲜活具体的世界图景。
在诗歌的叙事转折处,诗人引入了第三方视角:温sir叔叔,至钟意你/夸夸其谈,大咗梗叻/真叻真叻,佢冇吹水……。这段描写巧妙地通过他人之口(温sir叔叔)的赞美,避免了父亲直接夸耀女儿可能带来的自恋嫌疑。粤语中的(一定聪明)、(真聪明)和冇吹水(没吹牛)等表达,既保留了口语的真实感,又通过节奏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这种叙事策略打破了传统亲子诗中常见的封闭性抒情结构,引入了社交语境,使诗歌情感更具客观说服力。
诗歌的结尾将父爱推向高潮:大个?女,啲啲宝贝/一孖宝贝,你攰唔攰?/老窦嘅愿,啲啲嘅许!一孖宝贝(一对宝贝)的称呼暗示了诗中未直接出现的母亲形象,使家庭图景更为完整;你攰唔攰?(你累不累?)的关切问候,颠覆了传统父权话语中父亲总是被侍奉的角色定位,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关怀;最后的啲啲嘅许(小小的许愿)再次使用这个贯穿全诗的限定词,将宏大的父爱期望化解为无数细微的日常祝福。这种表达方式彻底解构了父爱如山的沉重隐喻,代之以父爱如风的轻盈诗学。
从诗学传统看,《畀啲啲嘅祈愿》的突破性在于它成功地将粤语这一地域方言提升为具有普遍审美价值的诗歌语言。在中国新诗史上,虽然早有徐志摩等诗人尝试在诗歌中融入方言元素,但多为点缀之用。而树科此诗则全程采用粤语思维写作,不仅词汇选择,包括语法结构(如代替)、语序排列都忠实于粤语表达习惯。这种做法令人想起意大利诗人但丁用佛罗伦萨方言写作《神曲》,从而奠定现代意大利语基础的文学史案例。树科的实践同样具有语言革命的意义——它证明方言不仅能够表达最细腻的情感,甚至可以开辟出新的诗学路径。
从文化研究视角看,这首诗还隐含着对方言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在全球化和普通话推广的大背景下,许多方言正面临消亡危机。诗人选择用粤语书写给女儿的诗篇,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语言传承——就像犹太作家辛格坚持用濒危的意第绪语写作一样,这种行为本身即是对文化根脉的坚守。诗中反复出现的不仅是形容女儿幼小的词汇,也可视为对方言文化星星之火的隐喻——看似微弱,却蕴含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粤语诗鉴赏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粤语诗鉴赏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粤语诗鉴赏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