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乌古在你的辅佐下,几乎是秋风扫落叶一般的兼并了漠北草原各部,只剩下进气多出气少的高车和地处偏远的靺鞨,我很好奇他接下来打算干嘛?”
有好感归有好感,天然的敌对关系摆在这里,大家很难做朋友。
你之不来,一如我之不往。
韩天齐面色轻松的对凌晨说起了自己的理想:“自古以来,长城内外一直互相攻伐,有胡马南下中原建宗立庙,也有汉旗北出草原勒石燕然。
在下以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皆是因为双方互不相同、缺乏信任和交流。如今在下在漠北也算能说得上一两句话,诸位又是大郑年轻一辈的翘楚,未来更是会成为国家柱石。
若是我们能一同向各自的君主进言,在边境开放互市、建立处理边疆事宜的衙门司署,互通有无。中原可以得到大量牛肉、马匹、皮革和羊毛,草原也可以获得粮食、布匹、蔬菜和盐茶,自然也就不用打生打死、互相仇恨敌对。
若真能促成如此局面、开数十年之和平,于我等、于各自百姓、于两家君王都是无量功德。这也是我亲至汴梁的原因,为的就是让郑皇陛下看到阻卜的诚意。
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郡公也能作为使节前往草原,与我家可汗一同商议此事。我家可汗一向敬重豪杰,对郡公的威名也早有耳闻,必定会尽地主之谊,让郡公宾至如归。”
哦?
难怪这小子敢跑到汴京来,合着是把大郑架起来了啊~
这么一来,大郑就不好对他做什么了,阻卜部一心想要和平,派了南院大王来觐见,可谓是诚意满满。如果他在大郑的地界上出了事,阻卜部南下可就师出有名了。
而且大郑内部、尤其是边疆州府的百姓也会对朝廷产生微词,人家草原人都想和平相处了,你们为啥不答应?难道你们想为了一己私利,让我们陷入战火之中?
这么一来,怕是会有不少人心里向着阻卜,尤其是阻卜部现在没有民族区分,去了也不会不受待见或者处境艰难。
身居高位的韩天齐就是最好的广告。
屋子里的三人虽然年轻,但都已经是成熟的政治家了。韩天齐提出的想法很好,在明面上确实没有问题,这是双赢的好事,对两国百姓也都有好处,谁都不能说他的想法不对。
但问题是,如何建立信任呢?
这玩意就像《核武器削减条约》,核武器太危险了,大家都不要拿它做武器,用它来发电造福人类多好,你们大家说是不是?
想法是很美好的,也确实是所有人内心的真实愿望。但问题是,谁敢真的削减?
我削减了两百枚,他也削减了两百枚,可是谁知道他有没有偷偷多造八百枚?
要是信了,这辈子绝对有了。
二毛真的销毁了,然后呢?
蓝星上,靠的还是手中枪,枪管不火热,会尝尽人间凉薄。
阻卜有的,大郑基本都有,只是规模和产量的问题。可大郑有的,阻卜未必也有,尤其是盐铁和粮食,因为地域、气候的限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因,草原上很少有大规模的种植作物,这也是他们极其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吃的有一顿没一顿,才要冒着生命危险南下抢食物。
可如果让他们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吃饱了没事干的阻卜部会干什么?
可以让草原人家家户户有粮食,有吃有穿,不用再忍饥受冻、艰难求生。但前提是,必须是在大郑的领导下。否则就是在给自己创造一个强大的敌人!
因此,韩天齐的话就属于标准的空中楼阁,在理念上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想要实际实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阻卜部愿意接受大郑派遣官员在草原上修筑城池、将他们的牧民按照中原百姓一样网格化管理,军队指挥权归于大郑,设个瀚海都护府或者安北都护府什么的。
这可能吗?
且不说牧民们逐草而居的生活习性就注定不可能和中原一样,光是费劲巴拉征服兼并了其他部落的乌古,就绝对不会是一个甘愿屈居人下、肯牺牲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来换取真正和平的人。
如果他真的亲自来到汴京城觐见文训,提出这个主张的话,那大郑可能真得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了。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虚的,听听就行。
韩天齐的这番话,其他都是放屁,只有最后一条很可能是真心实意的。
毕竟,如果能把凌晨这个文武双全、威望极高的年轻俊杰骗到漠北去,再委以重任掉过头来对付大郑,那对于阻卜部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
就算不能,把他软禁起来丢到贝加尔湖去学苏武牧羊,让他不能为大郑所用,那也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韩天齐应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万一呢?
不论是正派还是反派的强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良品行——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不忽略任何一种可能,哪怕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陛下就是躺赢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陛下就是躺赢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