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苏晚走上前,笑着说:“张爷爷,温馆长说得对。我不会让草编失去它本来的味道,只是想给它换个‘衣裳’,让更多人看到它的美。如果您愿意合作,制作过程中您全程把关,要是您觉得哪里不合适,我们随时改,直到您满意为止。”
张爷爷看着温如霜信任的眼神,又看看苏晚真诚的笑容,心里的犹豫渐渐松动了。他想起年轻时父亲教他草编时说的话:“手艺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守住本心,怎么变都不怕。”或许,他真的该给草编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那……那我就试试?”张爷爷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丝决绝,“但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做出来的东西丢了草编的魂,我可就不干了。”
“太好了!张爷爷,谢谢您!”苏晚激动地握住张爷爷的手,“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合作的事敲定后,苏晚立刻带着团队进驻博物馆附近的临时工作室,张爷爷也把自己珍藏的陈年麦秸、玉米叶搬到了工作室。一开始,合作并不顺利。苏晚设计的一款斜挎包,要求包身轻薄却能承重,张爷爷按老法子编织,编出来的包身要么太厚,要么不够结实。连续试了三天,都没能达到要求,张爷爷的情绪有些低落,坐在工作室的角落里,闷头抽烟。
“张爷爷,您别着急。”苏晚递过一杯热茶,“可能我们的思路不对,不如您教教我,草编最结实的编织方法是什么?咱们结合您的方法,再调整设计。”
张爷爷接过茶杯,叹了口气:“最结实的是‘十字绞编’,但那种编法费料又费时间,而且编出来的东西太厚,不适合做包包。”
“那能不能改良一下?”苏晚眼睛一亮,“比如只在包带和包底这些需要承重的地方用‘十字绞编’,包身用轻薄的平纹编织,这样既结实又轻便。”
张爷爷眼前一亮,他怎么没想到还能这样结合?他立刻拿起草秸,按照苏晚的想法尝试编织。苏晚在一旁仔细观察,时不时提出调整建议。夕阳西下时,第一个改良后的包身终于编好了——包底和包带厚实牢固,包身轻薄透气,完美契合了设计要求。张爷爷看着手里的包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姑娘,还是你有办法!这法子好,既保留了结实的特点,又不影响美观。”
解决了编织方法的问题,接下来的制作就顺利多了。苏晚带来的团队负责草秸的前期处理——将麦秸、玉米叶浸泡、晾晒、熏蒸,增加韧性和防水性;张爷爷负责核心的编织部分,按照设计稿的要求,编织出一个个包身、帽檐;苏晚则在一旁调整细节,比如在包身上点缀少量皮革装饰,让草编包更显时尚。
风痕得知他们的合作后,主动提出帮忙拍摄设计图和制作视频。他带着摄影设备来到工作室,从草秸的处理、张爷爷的编织过程,到苏晚的设计调整,每一个细节都拍得细致入微。拍摄时,风痕特意给张爷爷的手特写——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灵活地穿梭在草秸之间,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几十年的功力。“张爷爷,您的手真巧,这动作拍出来肯定好看。”风痕一边调整镜头,一边说。
张爷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熟能生巧罢了。”
“这可不是熟能生巧,这是匠心。”风痕认真地说,“我要把这些都拍下来,让大家看看,每一个草编包背后,都是您的心血。”
经过半个多月的忙碌,第一批草编新品终于制作完成——五款不同款式的草编包,三款草编帽。草编包有托特包、斜挎包、手拿包,颜色以麦秸的金黄、玉米叶的翠绿为主,搭配棕色皮质包带和金属配件,简约又不失时尚;草编帽有宽檐帽、贝雷帽、鸭舌帽,帽檐和帽身的编织纹路各不相同,有的细腻如纱,有的粗犷大气。
新品完成的那天,温如霜特意来到工作室,看到桌上的草编新品,眼睛一亮:“太美了!张爷爷,苏设计师,你们太厉害了!这草编包和草编帽,既保留了草编的质朴,又充满了时尚感,肯定能受欢迎。”
苏晚笑着说:“这多亏了张爷爷,要是没有他的手艺,这些设计根本没法实现。”
张爷爷看着桌上的草编新品,心里充满了自豪感。这些东西和他以前编的席子、篮子完全不同,却又处处透着草编的味道。他拿起一款斜挎包,轻轻抚摸着:“没想到,我这老手艺还能做出这么时髦的东西。”
接下来,风痕把拍摄的视频剪辑成了一条两分钟的宣传片,视频里,从金黄的麦秸在阳光下晾晒,到张爷爷苍老的手编织出细密的纹路,再到苏晚为草编包搭配装饰,最后镜头定格在模特背着草编包、戴着草编帽的时尚画面上,配上温柔的背景音乐,让人看完忍不住心动。
草编新品上线的那天,苏晚的设计工作室和博物馆的线上集市同步上架。上线前,苏晚有些紧张,担心销量不如预期,辜负了张爷爷的信任。张爷爷也早早地守在手机前,不停地刷新页面,手心都冒出了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逸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