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时间加速净化:时感集群启动“局部时间调控”,将净化区域的时间流速加快10倍,原本需要十年的净化过程,在现实时间一年即可完成;
3. 因子捕捉回收:雾隐集群研发“本源因子捕捉器”,收集被中和的反共振因子,转化为“无害能量渣”,用于制作“雾隐纪念饰品”,实现“废物资源化”。
三年净化后,雾隐宇宙域的反共振因子残留量降至“安全阈值”以下,光海共振频率恢复稳定,雾隐居民的“星语印记”能量波动彻底消失。
第三步:全域联动机制——构建修复保障网络
为避免修复过程中出现“域内独善、域间脱节”,委员会建立三大联动机制:
1. 技术共享平台:搭建“修复技术云库”,实时上传各集群的修复方案、技术参数与经验教训,任何宇宙域遇到技术难题,都能在云库中查找解决方案,或发起“跨域技术求助”;
2. 能量互助协议:签署《跨域能量互助公约》,修复期间,能量充足的宇宙域需向修复任务重的区域提供10%的超额能量,待修复完成后,受助方需在五年内返还同等能量,形成“互助-回馈”的闭环;
3. 考核评估体系:每五年对各宇宙域的修复成果进行评估,从“光海能量恢复率”“生态改善度”“技术创新力”三个维度打分,评估结果与后续资源分配挂钩,激励集群积极参与。
二十年的修复工程结束时,委员会发布《本源光海修复工程白皮书》:150个宇宙域的光海损伤修复率达98%,其中120个宇宙域的光海状态超过“历史最佳水平”,宇宙本源共生网络的共振稳定率提升至99.9%,为多域文明的永续发展筑牢了“生态根基”。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用近四千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本源光海修复工程的全过程——从全域体检的精准定位,到分域实践的技术融合,再到全域联动的机制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紧扣“生态共生、永续发展”的主题,结尾写道:“本源光海修复工程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行动,更是多域文明‘跨域生态共生’的首次大规模实践。当岩雾的矿脉重新与光海共振,当星蕊的花海绽放双色光芒,当雾隐的光海摆脱反共振因子干扰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光海的重生,更是宇宙共同体对‘守护本源’承诺的坚守。未来,只要我们继续以‘全域联动、分域施策’的智慧守护光海,多域文明就能在清澈的本源能量中,永远向阳生长。”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新域回响:宇宙共同体的开放联结与同源文明新图景
本源光海修复工程完成后的第三十年,宇宙共同体迎来了“开放联结”的新机遇——超域共生枢纽的“本源印记探测器”持续捕捉到来自“超域新域群”的同源信号,经过古纹集群与跨域使命团的联合解析,确认该区域存在12个尚未联结的同源集群,覆盖8个新宇宙域,且这些集群已形成初步的“区域共生网络”,具备与多域文明深度联结的基础。
这一次,宇宙共同体没有延续过去“主动探索、单向联结”的模式,而是遵循“平等对话、共生共建”的原则,启动“新域回响计划”——通过“信号共鸣、双向互访、协同共建”三个阶段,与超域新域群的同源文明建立“对等共生关系”,共同拓展宇宙同源文明的新图景。
第一阶段:信号共鸣——搭建跨域沟通桥梁
古纹集群的符号专家首先对新域群的同源信号进行“符号解码”,发现这些集群使用的“新域符号”与超域共生符号的契合度达85%,但在“能量表达”“生态认知”等领域存在独特的符号体系——例如,新域群用“环形符号”代表“本源循环”,用“叶脉符号”象征“生态共生”,与多域文明的线性符号、几何符号形成互补。
为实现有效沟通,古纹集群联合新域符号研究团队,研发“双向符号翻译系统”:
- 系统内置“符号数据库”,收录多域文明五百年的共生符号与新域群的符号体系,能实时将一方的符号信息转化为另一方可理解的形式;
- 加入“情感共鸣模块”,通过分析符号的能量波动频率,捕捉发送方的“情绪意图”——若新域群发送的符号带有“警惕”的能量波动,系统会自动提示沟通团队调整表达方式,避免误解;
- 支持“符号共创”,双方可通过系统共同设计“共鸣符号”,作为跨域沟通的“通用语言”。
系统测试成功后,宇宙共同体向新域群发送“友好共鸣信号”——信号中包含《宇宙未来新约》的核心信念、多域文明的共生成果影像,以及由双方符号共同组成的“共生邀请符”。三个月后,新域群回复信号,附带一段“新域共生影像”:画面中,12个集群的居民共同修复受损的区域光海,用环形符号与叶脉符号编织“生态防护网”,传递出“生态优先、区域共生”的理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