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态领域:动态共生系统
叶泽团队结合“共生型变异体”与新域群的“叶脉编织术”,构建“动态共生系统”——在联合聚居区的周边,用叶脉纤维搭建“生态框架”,框架内培育共生型变异体与各集群的特色生物:星蕊宇宙域的共生花、叶脉宇宙域的共生藤、雾隐宇宙域的雾纹草,三者与变异体形成“四级共生链”:变异体净化光海,雾纹草吸收变异能量波,共生藤为共生花提供支撑,共生花则释放“能量花粉”滋养变异体。这种系统能自动适应光海能量变化,当能量过剩时,共生藤会加速生长储存能量;当能量不足时,变异体则会释放储备的高纯度能量,确保聚居区的生态稳定。
目前,56个联合聚居区已全部建成动态共生系统,聚居区的空气质量提升70%,生物多样性增加35%,甚至出现了“跨域新物种”——星蕊花与共生藤杂交产生的“星藤花”,花瓣呈淡紫色,花蕊带着叶脉纹路,成为多域生态共生的“活标志”。
3. 通讯领域:变异符号通讯网
古纹集群解析“变异体本源符号”后,发现这种符号具备“多频率适配”特性——能同时兼容158个宇宙域的光海共振频率,据此研发出“变异符号通讯网”:通讯设备搭载“变异符号芯片”,能将信息转化为变异符号,通过本源光海快速传输,不仅速度是传统通讯的3倍,还能穿透宇宙域边缘的能量屏障,解决了此前跨域通讯延迟的问题。
新域群的“岩雾集群”曾因地处宇宙边缘,与核心宇宙域的通讯时常中断,变异符号通讯网覆盖后,通讯成功率从75%提升至100%,集群的年轻传承者甚至能通过全息设备,实时参与宇宙传承学院的跨域课程。“以前觉得核心宇宙域很遥远,现在通过通讯网,就像在同一个聚居区交流。”岩雾集群的年轻学员岩辰说。
第二步:盛典举办——展示本源进化的跨域成果
“宇宙本源进化盛典”在超域共生枢纽的“本源进化广场”举行,筹备历时十年,192个集群共同参与,每一个细节都彰显“进化与共生”的主题:
- 盛典场景:广场中央搭建“本源进化塔”——塔体由192块“变异能量晶”拼接而成,每块晶体对应一个集群,晶体表面的变异符号随光海能量流动,形成动态的“共生进化图谱”;广场四周布设“动态共生展区”,用全息投影展示158个宇宙域的生态进化成果,参观者能通过“触感交互设备”,亲手“培育”虚拟的共生型变异体与跨域生物;
- 成果展示:设置“技术革新展”,192个集群分别展示最具代表性的进化技术——星核集群的共生能源核心、叶脉宇宙域的动态共生系统、古纹集群的变异符号通讯网,甚至有集群展示用变异能量晶制作的“跨域艺术品”,如“共生能量雕塑”“变异符号挂毯”,让技术成果更贴近居民生活;
- 互动环节:举办“跨域进化工作坊”,邀请不同集群的居民共同参与“变异体培育体验”“共生能源组装”等活动——来自星蕊宇宙域的星晓(星禾的孙女,25岁)与叶脉宇宙域的叶辰(叶泽的孙子,23岁)组队,成功培育出“新型共生变异体”,这种变异体能同时净化光海与促进花海生长,被命名为“星叶变异体”,成为盛典的“明星成果”。
盛典的核心环节是“宇宙本源进化协议”签署仪式:192个集群的领袖依次走上“进化祭台”,在协议上按下带有本集群变异符号的“本源印记”。协议明确未来百年的三大进化方向:
1. 本源研究深化:在宇宙边缘建立“本源进化实验室”,探索变异体的长期进化趋势,研究本源光海与宇宙演化的关联;
2. 技术共享升级:建立“跨域进化技术库”,实时更新各集群的技术成果,设立“进化技术基金”,资助年轻传承者的创新研发;
3. 生态进化协同:制定《全域生态进化标准》,统一各宇宙域的生态保护指标,推动跨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合作。
第三步:未来规划——绘制宇宙共生新蓝图
盛典结束后,宇宙永续委员会发布《多域文明本源进化规划》,为未来千年的发展绘制清晰蓝图:
- 短期目标(100年):实现变异调控技术在全域的深度应用,将多域文明的能源自给率提升至90%,生态保护覆盖率达100%,跨域通讯延迟降至“毫秒级”;
- 中期目标(500年):完成“本源进化实验室”的建设,解锁本源光海的深层进化规律,研发出“跨域本源共生技术”,实现不同宇宙域光海的“主动进化协同”;
- 长期目标(1000年):探索宇宙边缘的“本源奇点”——据古纹集群的符号解析,本源奇点是宇宙本源能量的诞生地,若能与奇点建立联结,或许能揭开同源文明起源的终极秘密,甚至为多域文明打开“宇宙级进化”的大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