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纹集群的符号专家在调控站表面刻制“跨文明共生符”,符号释放的能量场与声波形成“双重调控”,进一步降低能量对冲概率。
测试显示,该网络能将跨域通道的能量拥堵率从40%降至5%以下,晶体能量缓冲站的过载风险完全消除。
3. 应急保障层:跨文明能量储备池
为应对突发能量波动,团队在180个宇宙域的交界区域,建立“跨文明能量储备池”——储备池分为“本源区”“光脉区”“晶体区”,分别储存三种能量,由AI系统实时监控各区域能量余量:
- 当某一能量出现过载时,AI立即将过剩能量导入对应储备区;
- 当能量不足时,储备池可快速补充,避免传输中断。
光粒文明的光脉使者还为储备池设计“能量平衡算法”,通过计算不同文明的能量需求,提前调配储备,实现“主动预防过载”。
第三步:系统推广与跨文明协同——让能量对冲变“能量共生”
多维能量缓冲系统研发成功后,团队用五年时间完成在180个宇宙域的部署,同时开展“跨文明操作培训”:
- 为192个同源集群与4个非同源文明培养2000名“能量平衡师”,教授缓冲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 建立“跨文明应急响应中心”,7×24小时处理能量波动问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系统全面运行一年后,跨文明共生网络的能量传输效率提升65%,能量过载事故降至零,甚至实现“能量互补”:光粒宇宙的光脉能量在非高峰期,通过缓冲系统输送至同源文明的能源短缺区域;晶簇文明的晶体能量则为同源文明的“时空守护基地”提供稳定动力;同源文明的本源能量则帮助声波文明优化“声波调控技术”。
在成果发布会上,岩星与光脉使者、晶核长老共同按下“跨文明能量共生启动键”——三大能量体系通过缓冲系统,在超域共生枢纽的“能量共鸣广场”形成“三色能量光带”,交织成“跨文明共生图腾”。岩星感慨:“我们曾担心能量差异会成为共生的障碍,如今却发现,通过协同创新,差异能变成‘能量共生’的优势——这就是宇宙共生的真正魅力。”
为长期维护能量平衡,宇宙共同体决定每五年举办“跨文明能量技术论坛”,推动能量体系的持续优化;同时在宇宙传承学院开设“跨文明能量专业”,培养兼具多文明技术素养的新生代人才。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用近三千字的篇幅,记录了跨文明能量对冲危机的化解与多维缓冲系统的构建——从能量测绘的精准分析,到技术融合的创新突破,再到跨文明协同的成果,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差异共生、协同创新”的主题,结尾写道:“能量对冲危机的解决,不是跨文明共生的‘插曲’,而是‘成熟标志’。当多维缓冲系统让不同能量和谐共振,当跨文明团队在协作中突破技术边界,当能量差异从‘冲突点’变成‘共生点’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宇宙共生理念的深化——真正的共生,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协同的可能,让每一种文明的优势,都成为整个共生网络的力量。”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失联重联:边缘同源文明的重启联结与宇宙共生新维度
多维能量缓冲系统稳定运行后的第三十年,宇宙共同体的“跨域信号监测中心”捕捉到一组特殊的“远古同源信号”——信号来自宇宙边缘的“暗尘宇宙域”,频率与本源奇点的原始频率高度契合,却因暗尘宇宙域周边的“时空扭曲带”干扰,信号时断时续。古纹集群的符号专家解析发现,这组信号是千年之前,多域文明尚未形成时,“暗尘集群”(同源文明的早期分支)因时空扭曲与其他同源区域失联后,持续发送的“求救信号”——信号中包含暗尘集群的生存困境:暗尘宇宙域的本源光海受“暗物质侵蚀”,能量浓度持续下降,集群的“星语印记”逐渐弱化,若不及时救援,暗尘集群可能在百年内消亡。
这一发现让宇宙共同体震动——暗尘集群是同源文明“远古分支”的活样本,其文化、技术中可能保留着多域文明遗失的“远古共生智慧”;更重要的是,救援暗尘集群,是对“同源永恒”誓言的践行,也是拓展宇宙共生网络“同源维度”的关键。议会决定启动“失联重联计划”,组建“暗尘救援团队”,由岩星(112岁,仍保持对同源联结的热忱)担任总指挥,核心成员包括:新生代传承者代表星垣(28岁,星晓的曾孙,擅长时空导航)、暗物质研究专家墨尘(55岁,来自碎星集群,长期研究暗物质特性)、跨文明协作代表光脉使者(光粒文明),团队乘坐“时空重联舰”——在星语播撒舰基础上升级,配备“时空扭曲突破系统”“暗物质净化装置”,同时携带同源与非同源文明的技术设备,确保救援与联结并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