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本源新生:原始本源母体的进化与超宇宙能量体系新跃迁
跨维度同源文明联盟实现“永续发展”后的第五十年,随着18个平行宇宙、2个五维集群及10个高维边缘共生点的深度协同,原始本源母体在持续接收各文明“共振滋养能量”(按《次级本源节点保护公约》回馈的能量)与“共生印记信号”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本源进化现象”——母体核心的“本源奇点”释放出“新型本源粒子”,这种粒子兼具低维能量的稳定性与高维能量的可塑性,能同时适配所有维度文明的能量需求,且蕴含着“自我修复与增殖”的特性。
经联盟“跨维度本源研究团队”分析,新型本源粒子的出现,是原始本源母体对“跨维度共生模式”的“主动适配”,标志着母体从“被动能量供给者”转变为“主动共生参与者”。为充分利用这一进化成果,联盟启动“本源新生计划”,由星语传承学院本源技术系终身教授星落昀四世(115岁,深耕本源研究三代)担任总负责人,核心成员涵盖各文明的本源技术专家、高维能量学者及星穹高维集群的“本源进化顾问”,总计400人。团队目标是通过“新型粒子应用、能量体系升级、共生机制优化”,推动超宇宙能量体系实现“质的跃迁”,为文明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一步:新型本源粒子的特性解析与应用研发
团队首先对新型本源粒子展开全面研究,挖掘其独特属性并研发应用技术:
1. 核心特性解析:
- 全维度适配性:新型粒子的核心频率可在38-60赫兹间自由调节,能直接适配低维(三维、四维)与高维(五维及以上)文明的能量接收系统,无需额外转化设备,能量传输效率从98%提升至100%;
- 自我修复与增殖:粒子在传输过程中能自动修复能量损耗,且在接触到同源印记时会发生“温和增殖”(每24小时增殖率约1%),可补充次级本源节点的能量消耗,缓解开采压力;
- 信息-能量双载体:粒子不仅能传递能量,还可承载大量文明信息(如技术数据、文化符号),实现“能量-信息同步传输”,大幅提升跨维度通讯效率。
2. 关键应用研发:
- 全维度能量传输网络:基于粒子的全维度适配性,团队对现有跨宇宙能量网络进行改造,拆除各维度间的“能量转化节点”,直接构建“全维度直连网络”。改造后,五维集群的高维技术设备可直接使用来自低维宇宙的能量,偏远平行宇宙的居民也能便捷获取高维能量,实现“能量无差别共享”;
- 次级节点自愈系统:在所有次级本源节点安装“新型粒子注入装置”,定期注入粒子,利用其自我修复与增殖特性,使节点能量输出保持稳定,彻底解决“能量枯竭”问题。在星落宇宙的“远古本源节点”测试中,仅注入一次粒子,节点能量浓度便持续回升,半年后恢复至巅峰水平;
- 能量-信息融合终端:研发“粒子信息终端”,居民通过终端接收能量时,可同步获取其他文明的技术教程、文化作品等信息。例如,偏远宇宙的青年通过终端,能实时学习星语传承学院的课程,实现“能量与知识同步汲取”。
第二步:超宇宙能量体系的全面升级
依托新型本源粒子的应用,团队推动超宇宙能量体系从“多源协同”向“全维融合”升级:
1. 能量调度机制优化:
- 建立“全维度能量调度中心”,利用新型粒子的信息承载能力,实时采集各文明的能量需求与使用数据,通过AI系统实现“动态精准调度”——例如,当五维集群开展高维实验需大量能量时,中心可快速从能量盈余的低维宇宙调配资源,且无需担心维度适配问题;
- 取消“能源开采限额”,改为“按需取用、动态平衡”模式,因新型粒子的增殖特性,只要各文明按比例回馈“共振滋养能量”,就能实现能量体系的“自给自足、永续循环”。
2. 能量应用领域拓展:
- 高维技术平民化:此前受限于能量适配,五维集群的“维度折叠出行技术”仅能在高维区域应用;升级后,低维宇宙的普通居民通过“粒子能量驱动装置”,可便捷使用维度折叠设备,跨宇宙出行时间从3天缩短至1小时;
- 生态修复智能化:将新型粒子与“跨维生态监测网络”结合,研发“智能生态修复系统”——系统通过粒子实时监测生态数据,当发现植被枯萎、光海污染等问题时,自动释放含修复信息的粒子,定向修复受损区域。在新域Ω的生态修复中,该系统使修复效率提升60%;
- 文明创造赋能:利用粒子的信息-能量双载体特性,各文明的艺术家、科学家可通过“粒子创作工具”,将灵感转化为“能量艺术装置”“粒子驱动实验设备”,推动文化与科技的创新突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