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未来防护层再次老化,林修建议为所有战舰的动力炉安装“防护层老化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合金状态;每半年用修复器对接口区域进行一次“预防性强化”,延长防护层寿命。10天后,12艘战舰的动力炉全部恢复正常运转,重新加入星际防御巡逻,超宇宙的防御体系回归完整。
战舰工程师带着林修来到动力炉舱,看着辐射剂量计显示的0.05Sv/h安全数值,激动地说:“林修,是你用辐射检测仪在辐射迷雾中找到了泄露源,用修复器为我们筑牢了安全防线!你带来的地球核安全技术,不仅拯救了我们的战舰,更守护了超宇宙的星际防御!”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当辐射检测仪穿透危险的辐射迷雾,在微小的裂缝中锁定能量泄露的核心;当修复器喷射星能凝胶、释放高频能量,阻断泄露的威胁、强化防护的根基,林修用地球物品的‘精准与安全’,在核爆危机的边缘,为星舰动力联盟守住了动力的命脉。这场胜利证明,无论面对多么致命的能量泄露,只要敬畏核安全的规律,用对科学的修复手段,就能让失控的能量重归约束,让危险的防线重归坚固。”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星植共生藻白化危机:藻种分析仪锁定失衡藻种,共生激活剂修复生态共生
超宇宙“水蓝共生文明”(依托“星水藻”与“星水树”形成的水生共生生态生存的文明——星水藻通过光合作用为星水树提供养分,星水树为星水藻提供附着载体和庇护,二者共同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为文明提供饮用水和水产品)突发“星水藻白化危机”——因“水体星能辐射骤降”,星水藻的“光合色素”快速降解,从翠绿变为雪白,光合效率从30%骤降至5%。短短一周,水蓝文明的“共生水体”(文明的核心水源地)透明度下降80%,水体氧气浓度从12mg/L降至5mg/L,大量水产品因缺氧死亡,居民的饮用水需经过多重过滤才能使用。若不及时解决,20天后星水藻将彻底死亡,星水树随之枯萎,共生水体将沦为“死水”,文明将失去生存水源。
联盟紧急派遣“水生生态救援团队”,林修作为藻类生态专家随行。抵达水蓝文明时,曾经清澈翠绿的共生水体已变得浑浊发白,水面漂浮着大量死亡的星水藻和水产品,居民们正用滤网人工打捞死藻,却无法阻止白化蔓延。“我们尝试向水体中补充光合营养液,但星水藻根本无法吸收,反而加速了藻类死亡!”文明的生态守护者拿着一瓶白化的星水藻样本,声音哽咽,“星水藻和星水树是我们的生态根基,它们一旦消失,我们的文明也活不下去。”
林修通过“藻类光合测定仪”发现,星水藻白化的核心原因是“水体中‘星能光合因子’含量不足”——该因子是星水藻合成光合色素的关键物质,星能辐射骤降导致其浓度从10mg/L降至0.5mg/L,同时水体中“有害藻种”(抑制星水藻生长的杂藻)数量激增10倍,进一步挤压星水藻的生存空间。“星水藻白化的根源是星能光合因子缺失和有害藻种泛滥,必须先精准检测藻种失衡情况,再补充光合因子、抑制有害藻种,修复共生关系。”他从装备箱中取出“高精度藻种分析仪”(考古时用于研究古代水生藻类的群落结构,经改造后可检测水体中200种藻种的数量和活性,精准识别0.01mg/L的星能光合因子差异,定位有害藻种),“这台分析仪能帮我们锁定藻种失衡的核心问题,为生态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一、藻种分析仪的“失衡定位战”:在浑浊水体中捕捉藻种缺陷
林修带着藻种分析仪来到共生水体的核心区域,采集水样进行检测:
- 藻种检测结果:有益星水藻活性5%(正常30%),有害藻种“星杂藻”数量达100万个/L(正常10万个/L),星杂藻分泌的“抑制毒素”浓度0.8mg/L(安全标准0.1mg/L),明确有害藻种通过毒素抑制星水藻生长;
- 因子检测结果:星能光合因子含量0.5mg/L(正常10mg/L),水体“星能浓度”0.2Sv(正常1Sv),星能不足导致光合因子无法自然合成,进一步加剧白化。
“星能光合因子缺失是白化的主因,有害藻种泛滥是次要诱因!必须先补充光合因子,让星水藻恢复合成色素的能力,再抑制有害藻种。”林修通过分析仪的“区域扫描功能”,绘制出共生水体的“藻种分布图谱”:水体中心区域的星水藻白化率90%,星杂藻浓度最高;沿岸区域白化率60%,仍有部分健康星水藻,可作为修复“种子藻群”。
二、共生激活剂的“生态修复战”:用因子补充+藻种调控重焕共生生机
林修携带的“星水藻共生激活剂”,是地球水生生态修复技术的升级版,分为“光合激活型”和“藻种调控型”两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