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星核星际能源输送管道泄漏危机:管道分析仪锁定破损节点,堵漏修复器重筑能源通道
超宇宙“星际能源联盟”(负责管理超宇宙30条“星核能源输送管道”的机构,管道直径达100米,通过“超高压星核能量传输”为50个文明星球供应能源,泄漏率需控制在0.1%以下)突发“管道泄漏危机”——因“管道内壁腐蚀”与“星际陨石撞击”,7条核心管道出现多处泄漏,泄漏率从0.1%骤升至15%,每天损失的星核能源相当于10个文明星球的日消耗量。短短5天,已有3个依赖该管道的文明星球因能源供应不足,工业生产停滞、居民供暖中断;泄漏的星核能源在星际空间形成“能量乱流”,威胁过往飞船安全。若不及时解决,15天后管道将因腐蚀加剧出现大面积破裂,能源输送完全中断,超宇宙能源体系将陷入瘫痪。
联盟紧急派遣“管道修复团队”,林修作为能源管道专家随行。抵达泄漏最严重的“能源管道-09号”(连接核心能源星球与3个偏远文明)时,管道监测屏上的“泄漏预警灯”全亮,屏幕显示管道沿线有12处“能量异常逸出点”;远处的星际空间中,泄漏的星核能源呈现出刺眼的蓝色光晕,形成不规则的能量乱流带,多艘飞船正紧急绕行。“管道内壁的‘抗腐蚀涂层’已大面积脱落,加上上个月的星际陨石雨撞击,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破损口,最大的破损口直径达5米,常规修补材料一接触高压能源就会被融化!”联盟管道总监指着屏幕上的管道内部扫描图,声音凝重,“这7条管道是能源输送的主动脉,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林修通过“管道缺陷探测器”发现,管道泄漏存在双重问题:一是“内壁腐蚀”导致管道出现8处“点状泄漏”(直径0.5-2米),腐蚀深度达管道壁厚的60%;二是“陨石撞击”造成4处“结构性破损”(直径2-5米),破损处的管道钢架变形,无法承受高压能源冲击。“泄漏的核心是腐蚀点状破损与撞击结构性破损,必须先精准定位所有泄漏节点、检测破损程度,再针对性采用‘抗腐蚀堵漏材料’和‘结构加固技术’,重建密闭的能源输送通道。”他从装备箱中取出“高精度管道分析仪”(考古时用于研究古代能源管道的破损修复技术,经改造后可通过“超声波+能量探测”双重技术,定位管道内外的破损点,精准识别0.1米的破损直径,检测0.01米的腐蚀深度),“这台分析仪能帮我们锁定所有泄漏根源,为修复方案提供关键数据。”
一、管道分析仪的“破损定位战”:在能量乱流中捕捉泄漏节点
林修将管道分析仪接入“能源管道-09号”的监测系统,同时操控“无人探测机器人”进入管道内部,启动“全管道扫描模式”:
- 内壁腐蚀检测:在管道1000公里的长度范围内,定位出8处腐蚀点状泄漏,集中在管道的“能量湍流区”(能源流速不稳定的区段),其中3处腐蚀深度达0.8米(管道壁厚1.5米),已接近穿透管壁;
- 陨石撞击检测:4处结构性破损位于管道的“星际陨石密集区”,破损处的钢架弯曲变形,最大变形量达1米,破损口呈“不规则撕裂状”,周边管壁因受力不均出现“裂纹扩展”;
- 能源压力检测:管道内的能源传输压力达500MPa(设计上限600MPa),泄漏处的能源喷射速度达300米/秒,常规修补材料无法承受如此高压和高温(泄漏能源温度达1000℃)。
“3处深度腐蚀泄漏点和2处大型撞击破损点是修复重点!”林修通过分析仪生成的“管道破损三维模型”,明确7条故障管道的修复优先级:先处理结构性破损(防止管道坍塌),再修复腐蚀点状泄漏;对直径超3米的破损口采用“模块化堵漏+结构加固”,对小破损口采用“高强度涂层修复”。“所有故障管道均存在‘腐蚀+撞击’双重破损,只是分布位置和程度不同,需按破损类型分类修复。”
二、堵漏修复器的“通道重筑战”:用抗腐加固+模块化堵漏重启输送
林修携带的“星核管道堵漏修复器”,是地球能源管道修复技术的星际升级版,包含“抗腐堵漏套件”和“结构加固模块”:
- 抗腐堵漏套件:含“高温高压抗腐材料”(可承受1500℃高温和800MPa压力,且具备自我修复功能)和“智能喷涂系统”,材料可通过喷涂在腐蚀泄漏点形成密闭涂层,模块化堵漏板可覆盖大型破损口;
- 结构加固模块:含“超导钢架支撑件”和“管道变形矫正器”,支撑件可嵌入破损处的钢架结构,恢复管道承重能力;矫正器能通过液压力量将变形的管壁矫正至正常形态,防止裂纹扩展。
修复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修复结构性破损。林修团队操控无人机器人,先使用管道变形矫正器将4处撞击破损的管壁矫正,再安装超导钢架支撑件加固;对直径超3米的2处破损口,覆盖模块化堵漏板,并用高温高压抗腐材料填充缝隙。72小时后,管道分析仪显示,结构性破损处的承重能力恢复至设计标准的90%,能源泄漏率从15%降至8%。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