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分阶段恢复运算任务:
- 先恢复“星际航行路径优化”的“紧急任务”
- 24小时后,逐步开启“量子加密破解”“新药分子模拟”等“常规科研任务”
修复工作持续了46小时。当艾娃·科瓦奇看到屏幕上“重新稳定的‘量子纠缠图谱’”时,激动地说:“林修,你们不仅修复了计算机,更保住了超宇宙‘科技领先地位’!”
联盟总部决定将林修团队的“修复方案”列为“超宇宙量子计算机安全标准”,并投入巨资研发“自修复量子比特”和“主动式真空扰动防御场”,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这场危机的解决,不仅避免了“超宇宙重大科技损失”,更推动了“量子计算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超宇宙“科技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星植星苹果黑星病大爆发危机
在超宇宙“果星文明”的母星——“果星”上,星苹果以“果肉脆甜”“甜度14Brix”“耐运输”闻名。它是超宇宙“鲜食水果市场”和“果汁加工产业”的“核心产品”,更是果星文明的“农业支柱产业”。
星苹果年产能达50万吨,其中60%用于“鲜食出口”,40%加工成“苹果汁”“苹果酱”等产品。产业直接带动“40万农民就业”,下游形成“年产值超500亿信用点”的完整产业链。
果星文明的苹果种植主要集中在“华盛顿山谷”和“诺曼底平原”两大产区。这里的“沙壤土”排水性好,“夏季温暖干燥”,是苹果生长的“理想之地”。按照行业标准,苹果“黑星病发病率”应低于“4%”,“商品率”需保持在“90%以上”。
然而,在超宇宙标准时第2190天,一场由“黑星菌”引起的“黑星病大爆发”突然席卷了整个产区。这种病菌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能“侵染苹果的叶片和果实”,在“高湿低温(12-18℃,相对湿度85%以上)”环境下“传播速度极快”。
危机最早在华盛顿山谷的种植大户约翰·史密斯的果园显现。他发现,自家的“嘎啦品种”苹果叶片上出现了“淡黄色小斑点”,随后“扩大为黑色圆形病斑”,叶片“逐渐变黄脱落”。
受感染的“果实”则出现“黑色凹陷病斑”,“果形畸形”,“果肉硬化”,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短短两周内,约翰的2000亩果园发病率就从“4%飙升至75%”。
“这是‘苹果的噩梦’!我们尝试了‘多种杀菌剂’,但病菌‘传播太快了’!”约翰在“紧急农业会议”上绝望地说,“我的果园已经‘绝收’,再这样下去,整个果星的‘苹果产业’都将‘彻底崩溃’!”
很快,疫情蔓延至“整个华盛顿山谷”和“诺曼底平原”。诺曼底平原最大的“苹果汁加工企业”因“原料断绝”被迫停产,每天损失超“30万信用点”。果星文明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全力防控”,但“黑星病的传播速度”远超预期,最终向“星际植物保护联盟”发出“紧急求援”。
林修团队抵达后,立即对“病叶”“病果”及“种植环境”展开“全方位检测”。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分子鉴定”确认,此次爆发的正是“黑星菌”引起的“苹果黑星病”。
检测显示,发病产区的“空气相对湿度”长期“高于85%”,“叶片表面水膜持续时间”超过16小时,为病菌“萌发和侵染”提供了“完美条件”。进一步调查发现,当地苹果种植存在“四大关键问题”:
危机根源调查
1. 品种抗性不足:
- 90%以上的种植面积均为“感病品种”(如“嘎啦”“富士”)
- 缺乏“抗黑星病的优质品种”种植
- 一旦“环境条件适宜”,极易“全面爆发”
2. 化学防治不当:
- 农民长期单一使用“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导致“病菌抗药性”急剧增强,防治效果从“85%降至20%”
- 且“施药时机错误”,多在“发病后”才喷药,错过了“最佳预防期”
3. 病残体处理不彻底:
- 发病初期,农民因“心疼损失”,未及时“清除病叶、病果”
- 病残体“留在田间越冬”,成为“次年病害的主要传染源”
4. 种植密度过高:
- 果园“种植密度过高”(每亩150株,适宜密度100株)
- 导致“通风透光极差”,“湿度居高不下”
- 加速了“病害的扩散”
针对这些问题,林修团队制定了“品种更新、环境调控、科学用药、生物防治”的“四步走”全链条修复方案。
第一步:推广抗病品种,重建种植基础
1. 抗病品种引进:
- 从“星际农业种质资源库”引进“高抗黑星病的苹果品种”(如“星际抗黑果1号”“ Liberty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