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火车裹挟着一身北方的风霜,缓缓驶入了北京站。
站台上人头攒动,空气中混杂着各种食物的气味。广播里字正腔圆的报站声,瞬间将一行人从那个属于烟台、济南和德州的、相对封闭的告别氛围中,拉回了帝都的现实。
凌心蕊被哥哥们护在中间,随着人潮往外走。她看着眼前熟悉的都市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受——仿佛过去近十天的旅程像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梦,此刻,梦醒了,她站在了离别的最后一站。
出站口,凌家的车早已等候在此。前来接站的是叔叔凌知诺和婶婶陆晓诗。
“叔叔!婶婶!”凌心蕊快步上前。
“可算到了!看着好像又瘦了点。”婶婶陆晓诗
拉住她的手,仔细端详,语气里满是心疼,“这一路辛苦了吧?”
“不辛苦,好玩着呢。”凌心蕊笑着摇头。
凌知诺拍了拍凌云飞的肩膀,又对众人笑道:“辛苦了,把这帮皮猴子平安送达。走吧,老爷子老太太在家等着呢,就盼着你们回来吃这顿团圆饭。”
坐上车,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挂着红灯笼的街景,凌心蕊知道,她在国内的最后一站,正式开始了。属于外公外婆的温暖年味已经封存进记忆,此刻,她需要调整心情,去面对爷爷奶奶的关爱,以及最后,也是最难的那场告别——与身边这5位哥哥的告别。
车子驶向那个她同样熟悉,却又因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显得不同的四合院。新的情绪,正在北京凛冽而清新的空气里,悄然酝酿。
四合院里的团圆饭
车子在一条静谧的胡同口停下。朱漆大门上贴着崭新的春联和福字,门口的石狮也仿佛带着年节的喜庆。凌知诺刚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和淡淡消毒水味道的、独属于爷爷奶奶家的温暖气息便扑面而来。
“回来了?是七七他们回来了吗?”一个温婉又带着急切的声音从里院传来,紧接着,系着围裙的奶奶许茵茵就快步迎了出来。
“奶奶!”凌心蕊立刻像只归巢的燕子,扑进奶奶怀里。
“哎哟,我的乖囡囡,可算到了!让奶奶好好看看。”许茵茵捧着孙女的脸,眼眶有些发红,“瘦了,也精神了。”
这时,凌爷爷也背着手,从正房里踱步出来。他身形清瘦,戴着眼镜,神色是一贯的严肃,但看到孙辈们,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只是语气依旧保持着大家长的沉稳:“都在门口站着像什么话,快进来,屋里暖和。”
这座规整的四合院,瞬间因为年轻人的归来而充满了生机。
凌心蕊熟门熟路地跑向自己常住的那间东厢房,推开雕花木窗,院子里那棵老海棠树的枯枝便映入眼帘。
凌云飞作为亲孙子,自然有自己的固定房间。
陆明远因为常来,也独占了一间西厢房。
剩下的林恺乐、贺星辰、侯夏阳、池俊潇、陈俊宜五人,则两人或三人一间,被安排在相邻的客房。
众人刚安顿好,陆晓诗就帮着许茵茵往正房的餐厅里端菜。巨大的圆桌上,早已摆得满满当当:寓意“年年有余”的红烧鱼、油光发亮的红烧肉、晶莹剔透的饺子、还有奶奶拿手的芥末墩儿和豆酱……都是地道的北京年菜,也是凌心蕊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来,都坐,都坐!”凌爷爷在主位坐下,招呼着大家,“在自己家,没那么多规矩,都放开了吃。”
团圆饭在温馨热闹的气氛中开始。奶奶不停地给凌心蕊夹菜,念叨着“多吃点,到了外面就吃不着这么顺口的了”。爷爷虽然话不多,却也仔细询问了他们一路的见闻。
凌心蕊看着满桌的菜肴,看着爷爷奶奶关切的脸庞,再看着围坐在一起的哥哥们,心中百感交集。这顿团圆饭,比她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更珍贵,也……更像一场盛大的践行宴。
她知道,这样的团圆,吃一顿,就少一顿了。
饭后,凌心蕊帮着收拾完碗筷,便快步回到房间,从行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两个早已准备好的、承载了她全部心意的礼物。
她先走到奶奶许茵茵面前,将那个装着茉莉花茶和一套白瓷杯的礼盒递过去。
“奶奶,”她声音清甜,“这杯子不沾茶渍,好清洗。您以前当护士最爱干净,用这个正合适。累了就泡杯茉莉花茶歇歇,养养神。”
奶奶接过盒子,看着里面素雅的白瓷杯和散发着清香的茶叶,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她一把搂住凌心蕊:“还是我们七七想得周到……奶奶一定天天用!”
接着,凌心蕊走到爷爷凌国庆面前,将那个长条状的、质感温润的实木脉枕双手奉上。
“爷爷,”她语气郑重,“您给人看了一辈子病,手指辛苦了。这个脉枕,是七七在哈尔滨特意淘的!”
身为老中医的爷爷,对文玩木材自是识货。他接过那沉甸甸的脉枕,指尖感受着木质细腻的纹理和完美的弧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巨大的欣慰。他抬头,看着眼前亭亭玉立、心思细腻的孙女,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后只化作用力点头的动作,和一句沉甸甸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谁还没个竹马哥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谁还没个竹马哥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