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的第一战是突袭陈仓。陈仓地势险要,是关中的西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姜维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派陈寿率一万大军佯攻散关,吸引魏军主力。陈寿在散关前大张旗鼓,建造攻城器械,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魏军果然中计,急忙调兵增援散关。
而姜维自己则亲率三万骑兵,绕道子午谷。子午谷道路崎岖,常人难以通行,但对于这支精锐骑兵来说,却是绝佳的隐蔽路线。他们日夜兼程,马蹄声在山谷中回荡。经过三日夜的急行军,终于在黎明前抵达陈仓城下。
当魏军守将发现汉军时,姜维的骑兵已如神兵天降,迅速架起云梯攻城。城墙上,魏军慌乱放箭,但汉军骑兵凭借着精湛的骑射技术,一边冲锋,一边还击。姜维手持武侯剑,亲自冲锋陷阵。剑光闪烁间,他接连斩杀数名魏军士兵,汉军士气大振。
经过半日激战,汉军一举拿下陈仓。城中粮草军械无数,更重要的是,陈仓的失守让整个雍州震动。消息传到洛阳,司马炎大惊失色,仓促调兵反击。
姜维料到魏军会来,早已在渭水河畔设下八卦阵。这八卦阵按照诸葛亮留下的阵法布置,又经过姜维改良,威力更胜从前。汉军在阵中埋伏了强弩手、刀盾兵,还有暗藏的火药车。
当魏军进入八卦阵时,顿时迷失方向。四周战鼓齐鸣,汉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姜维站在高台之上,挥动令旗指挥作战。汉军如臂使指,将魏军分割包围。火药车发射的火球在空中划过,爆炸声震耳欲聋。魏军阵脚大乱,死伤惨重。
这一战,汉军斩杀魏军两万余人,缴获战马五千匹,粮草十万石。司马炎得知战败的消息,瘫坐在龙椅上,久久说不出话来。然而,就在姜维准备乘胜追击时,后方传来急报:东吴趁虚进犯南中,南中告急!
姜维无奈,只得放弃北伐,分兵回援。临行前,他望着北方,眼神中满是不舍与不甘。但他知道,光复汉室的道路还很长,必须保存实力,等待下一次机会。
第五折 合纵连横定乾坤
面对吴魏的夹击,姜维深知,仅凭武力难以取胜,必须改变策略。他亲自前往南中,一路上,他看到南中百姓对蜀汉依旧忠心耿耿。许多人家中还供奉着先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的画像,见到姜维,纷纷跪地磕头,请求他光复汉室。
在南中,姜维与霍弋、费恭商议对策。南中议事厅内,三人围坐在地图前,眉头紧锁。"如今吴魏联合,我们兵力分散,难以抗衡。"霍弋说道。费恭点头赞同:"而且粮草供应也是个大问题。"
姜维沉思片刻,说道:"我有一策。南中土地肥沃,我们可以实行'屯田养兵'之策,让士兵一边开垦荒地,一边训练。这样既能解决粮草问题,又能增强兵力。"他顿了顿,又道:"同时,我们派人深入东吴境内,联络对孙皓不满的大臣,策反他们。"
霍弋和费恭对视一眼,眼中露出赞同之色。于是,南中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汉军士兵们脱下战甲,拿起农具,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不出一年,南中粮仓充实,兵强马壮。
与此同时,姜维派往东吴的细作也有了成果。他们成功联络到了东吴大将丁奉。丁奉是东吴老将,对孙皓的暴政早已不满。姜维亲自修书一封,派张虎送往东吴。
信中,姜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丁将军,孙皓暴虐,民心尽失。若吴魏联合,最终只会两败俱伤。我蜀汉愿与将军联手,共伐暴君,恢复东吴太平。事成之后,吴蜀永结盟好,互不侵犯。"
丁奉收到信后,深思熟虑多日,终于决定与姜维合作。景元六十年,姜维与丁奉约定里应外合,奇袭建业。汉军水陆并进,战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长江之上。而丁奉则在城中策动兵变,联络旧部,准备接应汉军。
当汉军战船出现在长江江面时,建业城内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孙皓惊慌失措,在几名亲信的保护下仓皇出逃。姜维进入建业后,并未烧杀抢掠,而是张贴安民告示,安抚百姓。他宣布要重建吴蜀联盟,共同对抗魏国。
此时的魏国,司马炎刚刚称帝,国号"晋"。面对吴蜀联军的压力,他不得不暂缓南征,转而巩固北方防线。姜维抓住机会,在长江沿线构筑防线,同时派人出使辽东,联合鲜卑、高句丽等势力,对晋国形成战略包围。
在姜维的努力下,天下再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蜀汉残部占据南中、荆州部分地区;东吴旧地在丁奉的治理下逐渐恢复元气;而晋国则要同时应对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联军的威胁。
姜维知道,光复汉室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坚持下去,就总有一天能实现丞相的遗愿。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继续游走于各国之间,运用谋略和武力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他在南中建立学堂,传播汉文化;在军中推行改革,培养出一批年轻将领。
每当有人问他何时才能北伐中原,他总是望着北方,坚定地说:"汉贼未灭,何以家为?只要我姜维还活着,就不会放弃!"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姜维的战甲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芒,仿佛预示着汉室复兴的希望。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