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心中懊悔,但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很快就镇定下来。他指挥魏军组成防御阵型,与藤甲兵展开激战。魏军的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不断向藤甲兵射击。但乌漆藤甲的防御效果惊人,魏军的箭矢根本无法穿透。
姜维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蜀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王含率领的蜀军从后方杀出,狼女的骑兵则从侧翼包抄,将魏军彻底围困在粮道之中。陈泰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于是拔出佩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姜维突然喊道:"陈将军,何必如此!只要你愿意归降,我姜维愿意既往不咎。"陈泰一愣,他没想到姜维会如此大度。他看着周围拼死抵抗的魏军士兵,心中一动——这些士兵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他不忍心看着他们白白送死。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陈泰终于放下了佩剑,选择了投降。两万魏军,就这样被姜维不费吹灰之力收入麾下。这一战,不仅粉碎了魏军截断蜀军粮道的计划,还大大增强了蜀军的实力
第三折 离间妙计破敌盟
陈泰的投降让司马昭暴跳如雷,他立即又派出大将郭淮,联合南中一些心怀不轨的部族首领,组成联军,再次向蜀军发起进攻。郭淮老谋深算,他知道仅凭魏军难以战胜姜维,于是决定利用南中部族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蜀军的联盟。
姜维得知郭淮的计划后,决定将计就计,使用离间计,破坏魏军与南中部族的联盟。他派人四处散播谣言,说郭淮根本不信任这些部族首领,打算在战胜蜀军后,就卸磨杀驴,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些谣言很快就在南中部族中传开,引起了部族首领们的恐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孟获的堂弟孟优,他对郭淮的态度变得十分警惕。姜维抓住这个机会,亲自写信给孟优,言辞恳切地邀请他与蜀军合作,共同对抗魏军。
孟优收到信后,犹豫不决。他派人暗中调查,发现郭淮确实在秘密调动军队,似乎真的有对付他们的打算。就在这时,郭淮为了让部族首领们安心,邀请他们参加在魏军营地举行的军事会议。
孟优带着几个亲信前往魏军营地,却发现郭淮的态度十分傲慢,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根本不予理会。更让他愤怒的是,他无意中听到郭淮的亲信在私下议论,说这些部族首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孟优怒火中烧,当即离开魏军营地,连夜赶到蜀军大营,求见姜维。姜维亲自出门迎接,以最高的礼节招待他。孟优被姜维的诚意所打动,当场表示愿意与蜀军结盟,共同对抗魏军。
有了孟优的支持,其他部族首领也纷纷倒向蜀军。郭淮得知消息后,气得吐血,但为时已晚。他的联军内部已经分崩离析,战斗力大打折扣。
姜维抓住这个机会,发动了全面进攻。蜀军在藤甲兵、羌骑兵和南中部族联军的配合下,势如破竹,打得魏军节节败退。郭淮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败局,在乱军中被狼女的银枪刺伤,狼狈逃走。
这一战,姜维不仅成功破解了魏军的联盟,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南中的地位。南中七郡的百姓们对他更加拥护,纷纷加入蜀军,希望能早日恢复汉室江山。
第四折 水战奇策定乾坤
郭淮的失败让司马昭恼羞成怒,他决定孤注一掷,调动曹魏在荆州的水师,从水路进攻南中。曹魏水师强大,战船众多,装备精良,而蜀军却缺乏水军,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姜维得知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仔细研究了南中的地形,发现有一条名为"澜沧江"的大河,是魏军水师进攻的必经之路。而澜沧江中有一段河道,水流湍急,两岸峭壁耸立,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姜维立即开始筹备水战。他让阿藤带领藤甲兵,在澜沧江两岸的山林中砍伐树木,制造木筏和战船。这些战船虽然简陋,但胜在灵活轻便,适合在湍急的河道中作战。同时,他还让王含组织士兵,在两岸的峭壁上搭建了许多投石机和强弩。
当曹魏水师的战船驶入澜沧江时,姜维亲自坐镇指挥。他让蜀军的战船隐藏在河道两侧的芦苇丛中,等待魏军战船进入伏击圈。魏军水师将领见江面平静,以为蜀军没有防备,便放松了警惕,下令战船全速前进。
当魏军战船进入狭窄的河道时,姜维一声令下,两岸的投石机和强弩同时发动。巨大的石块和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砸在魏军的战船上。魏军顿时陷入混乱,许多战船被砸中,纷纷沉没。
就在这时,蜀军的战船从芦苇丛中杀出。这些战船上的藤甲兵手持火把,向魏军战船投掷。原来,姜维在战前让人在战船和木筏上都浇上了桐油,一旦点燃,火势凶猛。
曹魏水师虽然强大,但在狭窄的河道中难以施展,战船又大多被火点燃,顿时乱作一团。魏军将领试图组织反击,但蜀军的木筏灵活机动,在火海中穿梭自如,不断向魏军战船发起攻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