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朝歌聚将议洛防
朝歌城内的府衙大堂,烛火彻夜未熄。八盏青铜灯台将“汉”字大旗映得愈发鲜红,旗角垂落的铜铃在穿堂风里轻响,与案上摊开的洛阳舆图构成一幅沉凝的战景。姜维身着玄色锦袍,腰间七星剑的剑穗垂在舆图边缘,指尖正落在洛水南岸的偃师城上,那里密密麻麻标注着魏军的防御布防。
“诸位请看,”姜维的声音打破寂静,指腹划过舆图上的墨线,“洛阳外围共有三道防线:偃师城为第一道屏障,由王昶率领两万步骑驻守;孟津渡口是第二道,钟毓的一万水军横亘洛水,战船三百余艘;最后一道便是洛阳城墙,曹奂已下令征调三万民夫加固城防,城内守军合计五万,由司马昭亲自坐镇指挥。”
陈默跨步上前,甲胄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将军,我军中路主力与西羌骑兵合计五万五千人,廖化将军东路军攻克邺城后收编降兵,兵力增至两万,李歆将军北路军平定并州,也有一万五千人可用。三路大军共计九万人,与魏军兵力相差不大,可一战!”
阿狼首领拍着腰间弯刀,爽朗的笑声震得烛火摇曳:“姜将军,西羌的勇士们早就想见识洛阳城的模样了!孟津渡口的水军交给我们,骑兵虽不善水战,但我们可以夜袭船坞,一把火烧了他们的战船,让钟毓的水军变成旱鸭子!”
帐下将领们纷纷附和,唯有参军谯周眉头紧锁,上前一步拱手道:“将军,我有一言。魏军虽与我军兵力相当,但洛阳乃曹魏都城,城高池深,且司马昭狡诈多端,恐有埋伏。我军长途奔袭,粮草虽能支撑,但将士们已征战月余,疲惫不堪,是否应暂缓进军,待休整完毕再图洛阳?”
姜维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扫过谯周,语气沉稳:“谯参军所言不无道理,但战机稍纵即逝。如今我军连克安阳、朝歌,士气正盛,曹魏则因连失城池,军心涣散。若给司马昭喘息之机,他定会调集各州援军,届时再想攻克洛阳,难如登天。”
他转身看向舆图,手指重重落在偃师城与孟津渡口之间的空隙:“我意已决,兵分三路,同时突破魏军的三道防线。廖化将军,你率领东路军两万,从邺城出发,攻打偃师城的东侧,牵制王昶的兵力;李歆将军,你率领北路军一万五千,从并州南下,袭击孟津渡口的西侧,配合阿狼首领的骑兵;我则率领中路主力五万五千人,直取偃师城正面,与王昶决战!”
廖化与李歆的信使早已在帐外等候,听闻命令,立即起身抱拳:“末将遵命!”
阿狼首领站起身,拍了拍胸脯:“姜将军放心,孟津渡口的水军交给我们,定不会让你失望!”
姜维点了点头,从案上拿起三封令牌,分别递给三人:“此乃调兵令牌,持此令牌,可调动沿途所有郡县的粮草和兵马。切记,务必在三日后的子时,同时发起进攻,不可有误!”
三人接过令牌,郑重地收入怀中。姜维又叮嘱道:“洛阳城内情况复杂,司马昭可能会用百姓作为人质,你们务必约束士兵,不得伤害百姓,若遇百姓阻拦,尽量安抚,不可强行攻城。”
“末将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议事结束后,将领们纷纷离去,准备出兵事宜。谯周看着姜维的背影,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大堂。姜维站在舆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洛阳城的位置,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北伐的成败,更关乎蜀汉的存亡。他抬手抚摸着七星剑的剑柄,轻声说道:“丞相,弟子定不负您的嘱托,兴复汉室,还天下太平!”
三日后的清晨,朝歌城外的校场上,五万五千中路大军整装待发。姜维身着鎏金战甲,手持七星剑,骑着战马,目光扫过台下的将士们,声音洪亮如钟:“兄弟们,洛阳就在前方,曹魏的都城已近在咫尺!只要我们攻破洛阳,兴复汉室的大业就成功了一半!今日,我与你们一同出征,不破洛阳,誓不还朝!”
“不破洛阳,誓不还朝!”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连远处的城墙都仿佛在微微颤抖。
随着姜维一声令下,中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偃师城进发。与此同时,廖化率领的东路军和李歆率领的北路军也分别从邺城和并州出发,朝着各自的目标前进。三路大军如三支利箭,直指洛阳,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决战,即将在洛水之畔拉开帷幕。
第二折 偃师城外初交锋
偃师城的城楼上,王昶手持长枪,目光警惕地望着远处的地平线。自从得知蜀汉大军逼近的消息后,他便日夜坚守在城楼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偃师城作为洛阳的第一道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失守,洛阳将直接暴露在蜀汉大军的兵锋之下。
“将军,远处发现蜀汉大军的踪影!”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跑上城楼,指着远处的尘土说道。
王昶连忙举起望远镜望去,只见远处的尘土漫天飞扬,一队队蜀汉士兵正朝着偃师城赶来,旗帜上的“汉”字清晰可见。他心中一沉,对身边的副将说道:“传我命令,关闭城门,加固城墙,城墙上的连弩和投石机全部架设完毕,准备迎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