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番禺整军待归程
番禺府衙的议事厅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光影。姜维身着常服,正俯身查看案上堆叠的文书——自平定广州已过半月,岭南三郡的户籍核查、粮草清点、军备整顿皆已进入尾声,只待最后一批奏折批复传回,便可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将军,苍梧郡的户籍册与粮册已核对完毕,共登记百姓十三万户,存粮四十二万石,比战前增加了三万石。”主簿杨宗捧着两本厚重的册子,快步走进厅内,躬身禀报道。他手中的册子边角已被磨得发亮,显然是连日翻阅的缘故。
姜维抬起头,接过册子仔细翻看,指尖划过“苍梧郡”三字时微微停顿:“苍梧曾是东吴的粮草重地,能在半月内完成清点,且存粮有增无减,辛苦你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册中“俚族部落”的标注上,又问,“俚族首领冼夫人那边,可有消息?”
“回将军,冼夫人昨日已派人送来降书,愿率部归附大汉,还特意献上岭南特产的沉香与珍珠,请求朝廷在俚族聚居地设立县治,让部落子弟入学读书。”杨宗笑着回答,从袖中取出一封用绢布写就的降书,递到姜维面前。
姜维展开降书,只见字迹虽略显粗糙,却一笔一画极为认真,末尾“冼英”二字的落款处,还按了一个鲜红的手印。他心中微动——冼夫人是岭南俚族的传奇首领,统领着十余万部众,东吴多次派兵征讨都未能将其收服,如今竟主动归附,足见岭南百姓对大汉的认可。“传我命令,准冼夫人所请,在俚族聚居地设立高凉县,任命冼夫人之子冯仆为县令,同时选派三名洛阳太学的儒生,前往高凉县开设学堂,教导部落子弟识文断字。”
“末将领命!”杨宗拱手应道,转身将命令记录在案。
此时,厅外传来脚步声,吴班、廖化、陆抗三人并肩走进来。吴班刚一进门,便笑着说道:“将军,水军的船只已全部检修完毕,三十艘楼船、五十艘快船都已停靠在番禺港,粮草与淡水也已装船,随时可以出发。”
廖化紧随其后,递上一份军报:“陆军这边,五万将士已完成集结,受伤的士兵都已痊愈,新补充的岭南子弟也已编入各营,经过十日的训练,已能熟练使用武器,不会拖大军后腿。”
陆抗则手持一份地图,走到案前:“将军,回洛阳的路线已规划完毕,分为水路与陆路——水军从番禺港出发,沿珠江顺流而下,经广州、交州,进入长江后北上,直达洛阳城外的洛水码头;陆军则从番禺出发,经桂阳、长沙、江陵,沿官道向洛阳行进。两路大军约定在长沙城外会合,一同北上,预计四十日后可抵达洛阳。”
姜维接过地图,指尖沿着水路与陆路的路线缓缓划过,沉吟道:“水路虽快,但长江流域近日多雨,需提防山洪与暗礁;陆路虽稳,却要经过荆州的山地,需注意粮草运输。吴都督,你率领水军出发后,每日需派斥候探查江面情况,若遇暴雨,立即停靠岸边避雨,切勿冒险前行。”
“末将明白!”吴班拱手应道。
“廖将军,你率领陆军行进时,要派专人护送粮草队,每五十里设置一个粮草中转站,确保粮草供应不中断。岭南子弟初入军营,可能会水土不服,你要让军医随队同行,随时为士兵诊治。”姜维又对廖化叮嘱道。
廖化点头:“将军放心,我已安排好了,每个营都配备了两名军医,还携带了足够的草药,定能保证士兵们的健康。”
姜维转向陆抗,目光中带着几分信任:“陆都督,你熟悉东吴与岭南的地形,就劳烦你率领一千精兵,作为先锋部队,提前五日出发,沿途探查路况与水路情况,若发现异常,立即派人回报。”
陆抗躬身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安排完军务,姜维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番禺城——街道上,商贩们忙着摆放货物,孩童们在巷口追逐嬉戏,士兵们正有序地搬运粮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心中感慨,半月前这里还是东吴的领地,如今已成为大汉的疆土,百姓们安居乐业,这便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意义所在。
“将军,还有一事。”杨宗突然想起什么,上前一步道,“孙权与丁奉、全端、孙壹等东吴降将,如今都被关押在番禺府衙的大牢中,班师回朝时,该如何处置他们?”
姜维回头,沉声道:“孙权虽为东吴君主,但如今已归降,且陛下有旨,要将他送往洛阳处置,我们只需派专人护送,确保他的安全即可。丁奉、全端、孙壹等人,皆是东吴的名将,若他们真心归降,可带回洛阳,交由陛下发落;若不愿归降,也不可加害,可将他们安置在岭南,让他们安度晚年。”
“末将明白。”杨宗应声记录。
次日清晨,番禺港内人声鼎沸,旌旗招展。三十艘楼船与五十艘快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船帆上的“汉”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吴班率领两万水军,身着甲胄,手持武器,整齐地排列在码头上。姜维、廖化、陆抗等人站在码头的高台上,为水军送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