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晋阳接诏辞北境
深秋的晋阳已飘起零星冷霜,清晨的阳光透过府衙窗棂,在案上那封鎏金封皮的圣旨上投下暖光。姜维刚结束边境巡查,一身玄色战甲还沾着塞外沙尘,便见内侍省少监捧着圣旨快步走来,身后跟着两名持剑侍卫,皆是洛阳宫廷制式装扮。
“大司马接旨——”少监尖细的嗓音在议事厅内响起,姜维连忙整理衣甲,率魏延、廖化、陆抗及费祎等人跪伏于地。圣旨展开的簌簌声中,熟悉的诏文言辞恳切,先是嘉奖姜维平定北方、招抚凉州之功,随后便点明核心:“今北境安澜,天下归心,泰山封禅大典择定冬月初八举行,诏大司马姜维即刻还朝,共商大典事宜,辅佐朕祭告天地,以昭大汉统一天下之盛。”
接旨起身时,少监笑着上前递过茶水:“姜将军劳苦功高,陛下在洛阳时常念叨您,说这封禅大典缺了您这位定北功臣,便少了三分底气。”姜维谢过赏赐,目光却落在窗外——晋阳城头的“汉”字大旗正迎风猎猎,城外农田里,百姓们正忙着收割晚秋作物,一派安宁景象。
“少监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先请歇息。”姜维安排好内侍起居,转身便召集群臣议事。议事厅内,魏延率先开口:“将军此去洛阳,北方军事当如何安排?如今鲜卑轲比能部虽未异动,但西域使者尚未传回消息,若有变故……”
“文长勿忧。”姜维走到地图前,指尖点在幽州、并州与凉州交界处,“你仍驻守幽州,重点防备轲比能部南下;元俭(廖化字)坐镇并州,继续加固边境长城,同时协助费大人推进地方行政;幼节(陆抗字)需留在辽西,配合段匹磾安抚鲜卑各部落,务必确保封禅期间北境无扰。”
费祎补充道:“我已让各州刺史整理好户籍、赋税簿册,待将军面圣时可一并呈奏,也让陛下知晓北方治理进展。另外,凉州牧张轨派其子张寔押送的岁贡已在途中,预计三日后抵达晋阳,将军可带往洛阳,也算凉州归附后的一份心意。”
议事至午后,姜维回到内院,取出诸葛亮遗留的《出师表》手稿。泛黄的纸页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字迹仍清晰有力,他摩挲着纸边,轻声自语:“丞相,如今北境已定,洛阳召我回去筹备封禅,想来离‘还于旧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次日清晨,晋阳城外的校场上,三万将士列阵送行。姜维翻身上马,身着鎏金战甲,腰佩镇国剑,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这些年来,正是靠着这些将士的浴血奋战,才换得今日的太平。“诸位坚守北境,便是守护大汉的根基。待我从洛阳归来,再与诸位共赏这北国风光!”
马蹄声起,姜维率领百名亲卫沿官道南下。行至漳水河畔时,他勒马驻足,望着远处芦苇荡——数月前,他正是在此与魏延会师,开启北伐征程,如今河水依旧东流,却已是换了人间。亲卫队长见他神色感慨,轻声道:“将军,冬日将近,若不赶路,恐难在封禅前抵达洛阳。”姜维点头,策马前行,身影很快消失在官道尽头。
一路南下,所过郡县皆是一派生机。邺城的粮仓储满新粮,许昌的工坊里工匠们忙着打造农具,洛阳城外的官道上,百姓们正忙着修缮房屋,筹备过冬。抵达洛阳城郊时,只见一支仪仗队早已等候在此,为首的正是太尉蒋琬与司徒董允。
“伯约(姜维字),可算盼回你了!”蒋琬上前握住姜维的手,眼中满是笑意,“陛下昨日还问了三次,说你若再不到,怕是要亲自出城迎接了。”董允也笑着补充:“如今洛阳城内百姓皆知,定北的大功臣要回来主持封禅,街头巷尾都在盼着见你一面呢。”
姜维连忙谦逊道:“都是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我不过是尽了分内之事。”说话间,仪仗队缓缓向皇宫行进,沿途百姓纷纷驻足围观,孩童们提着灯笼跟在队伍后,高声喊着“姜将军”,欢呼声此起彼伏。
进入皇宫,刘禅早已在太极殿外等候。这位年轻的皇帝身着龙袍,快步上前拉住姜维的手臂,语气激动:“伯约,你平定北方,招降凉州,让大汉真正一统,朕总算没辜负先帝与丞相的期望!”姜维跪地请罪:“臣在外领兵,未能及时辅佐陛下,还望陛下恕罪。”刘禅连忙扶起他:“快起来,朕还要靠你商议封禅大典的细节,你若请罪,朕岂不是要自罚了?”
太极殿内,君臣落座。刘禅取出泰山封禅的初步方案,上面详细列明了祭祀流程、随行官员及护卫兵力。“封禅需先祭天于泰山之巅,再祭地于梁父山,朕想让你担任封禅大礼使,主持整个仪式,你看如何?”姜维连忙起身推辞:“臣乃武将,恐难胜任大礼使一职,不如由蒋太尉担任,臣愿统领禁军护卫陛下安全。”
蒋琬适时开口:“伯约不必推辞。此次封禅,意在宣告天下一统,你是定北功臣,由你主持仪式,更能彰显大汉威德。况且你久在军中,统筹调度能力远超我等,此事非你莫属。”刘禅也附和道:“蒋太尉所言极是,伯约就不要再推托了。”姜维见君臣一致,便躬身应下:“臣遵旨,定不辱使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