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灌溉问题,姜维下令开挖十条大型水渠,引绿洲河流与地下水灌溉农田。工匠们与军民一起,日夜劳作,挖掘水渠,修建水闸,确保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
在筑堡屯田的过程中,姜维亲自前往各地视察,慰问军民,解决实际困难。在西域边境的一座戍堡修建工地,姜维看到士兵们与工匠们冒着烈日,搬运砖石,修建城墙,心中十分感动。他走上前,与士兵们一同搬运砖石,说道:“兄弟们,你们辛苦了!这些戍堡是西域的屏障,是我们的家园,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早日完成筑堡任务,守护西域的安定。”
士兵们见姜维亲自参与劳作,士气大振,纷纷表示愿意为筑堡屯田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屯田基地,姜维看到军民们在农师的指导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农田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名老农师向姜维禀报:“将军,西域的土壤十分肥沃,只要灌溉得当,粮食产量一定不会低于中原。我们已经试种了小麦、玉米等作物,长势良好,预计秋季就能获得丰收。”
姜维大喜道:“好!只要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西域的安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你们要耐心教导军民耕种技术,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诸国百姓也积极参与到筑堡屯田之中。他们看到汉军士兵与他们同吃同住,一同劳作,心中的隔阂渐渐消除,对大汉的认同感越来越强。鄯善国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筑堡屯田的军民送水送粮;龟兹国工匠主动传授当地的建筑技艺,帮助汉军修建戍堡;焉耆国百姓则积极参与水渠挖掘,为屯田灌溉贡献力量。
经过半年的努力,筑堡屯田计划取得了显着成效。三十座戍堡全部修建完成,派驻了三万军队驻守,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十大屯田基地开垦荒地五十余万亩,种植的粮食作物长势喜人,预计秋季可收获粮食百万石;十条大型水渠全部竣工,解决了屯田灌溉与军民饮水问题。
秋季,屯田基地迎来了大丰收。军民们收割着金黄的小麦、玉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姜维在延城举行了庆功宴,宴请西域军政官员与诸国国王,共同庆祝筑堡屯田的成功。
宴席上,郭淮举杯道:“将军,筑堡屯田计划的成功,离不开您的英明决策与军民的共同努力。如今,西域防御坚固,粮草充足,再也不用担心曹魏的入侵与内部的叛乱了。”
鄯善国王也道:“姜将军,推行屯田制后,我国百姓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再也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了。我们衷心感谢大汉朝廷,感谢将军为西域百姓带来的福祉。”
姜维笑道:“诸位客气了。筑堡屯田的成功,是朝廷与诸国齐心协力的结果。西域的安定,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扩大屯田规模,完善防御体系,加强与中原的联系,让西域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庆功宴结束后,姜维接到了洛阳的诏书。刘禅对姜维在西域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晋升姜维为骠骑大将军,继续总领西域军政事务。同时,刘禅下令,从中原调拨更多的工匠、农师与物资前往西域,支持西域的发展。
姜维接旨后,心中备受鼓舞。他深知,西域的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但他有信心,在朝廷的支持与诸国的配合下,一定能让西域长治久安,成为大汉最稳固的西疆屏障。
冬日来临,西域寒风凛冽,但延城的议事大帐中却暖意融融。姜维正在与郭淮、陈武商议来年的计划:扩大互市规模,加强与西域诸国的贸易往来;增设官学,传授中原文化与知识;进一步完善防御体系,加强边境巡逻……
窗外,雪花飘落,覆盖了戈壁与绿洲。姜维望着窗外的雪景,心中感慨万千。从洛阳出发,驰援西域,到平定叛乱、重建丝路、筑堡屯田,他在西域已经坚守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他历经艰辛,却也收获满满。西域的安定,百姓的笑脸,就是对他最大的回报。
他想起了诸葛亮的教诲,想起了刘禅的信任,想起了中原百姓的期盼。他知道,自己肩负着守护西域、巩固大汉江山的重任。他将继续坚守在西域,为大汉的繁荣昌盛,为西域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夜色渐深,姜维回到营帐,取出诸葛亮的《出师表》,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在他心中回荡。他知道,只要自己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实现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让大汉的荣光永远照耀西域,照耀天下。
西域的风雪,挡不住大汉前进的脚步;曹魏的觊觎,动摇不了西域安定的根基。在姜维的治理下,西域正朝着更加繁荣、更加安定的方向发展,成为大汉江山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姜维的传奇,也在西域的戈壁与绿洲之间,续写着新的篇章。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