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点头道:“只要贵国派遣工匠前来学习,我们定会倾囊相授。除了海船,我们还有内河航运的船只设计,适合各种水域航行。”
随后,使者们又参观了纺织、农耕等展台。看到大汉的纺织工匠用丝绸织出精美的锦缎,农耕工匠用曲辕犁轻松开垦土地,用水车灌溉农田,使者们对大汉的技术水平愈发钦佩。
展会结束后,姜维安排使者们前往番禺港的造船工坊、延城的冶铁工坊与造纸工坊参观。在造船工坊,使者们亲眼看到巨大的“巨鲲级”海船正在建造中,工匠们各司其职,锯木、钉合、涂抹桐油,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马可仔细观察着船身的结构,不时向工匠们提问,认真记录着建造方法。
在冶铁工坊,熔炉熊熊燃烧,铁水奔流不息。工匠们向使者们演示了铁矿石的筛选、冶炼、铸造全过程,并详细讲解了煤炭的使用方法与淬火工艺。伊斯梅尔亲自上手体验了锻打铁器的过程,虽然动作生疏,但脸上满是兴奋。
在造纸工坊,使者们跟着工匠们学习造纸的每一个步骤,从原料的处理到纸张的晾晒,都亲力亲为。当亲手制成第一张纸张时,各国使者都激动不已,纷纷表示要将这项技术带回本国。
除了技术展示与工坊参观,姜维还安排使者们前往延城的航海学堂与国子监学习。在航海学堂,使者们聆听老船长讲解天文导航、洋流规律与航海日志的记录方法,观看星象仪的使用演示;在国子监,学者们向使者们传授儒家文化、汉字书写与天文历法知识。
马可对儒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道:“大汉的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的‘仁爱’‘礼义’思想,与罗马的哲学理念有相通之处。若能将这些思想传播到罗马,必将促进两国文化的融合。”
姜维回应道:“文化无国界,只要各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就能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大汉欢迎各国学者前来交流学习,也愿意派遣使者前往各国传播大汉文化。”
在技术交流的过程中,大汉也从各国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罗马使者带来了先进的建筑技术,教会了大汉工匠使用混凝土建造坚固的房屋与桥梁;安息使者分享了香料种植与骏马养殖的经验,帮助大汉改良香料种植技术,培育优良马种;中亚城邦使者则传授了特色织物的纺织工艺,丰富了大汉的纺织品种类。
陈默组织工匠们将各国的技术整理成册,进行研究与改良,融入到大汉的生产工艺中。例如,将罗马的混凝土技术与大汉的建筑工艺相结合,建造出更加坚固耐用的码头与城墙;将安息的骏马养殖技术与大汉的马种培育相结合,培育出体型更大、耐力更强的战马。
技术交流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加深了各国使者与大汉人民的友谊。使者们在延城期间,与工匠、学者、百姓们朝夕相处,相互交流,不仅学到了技术,更感受到了大汉人民的热情与淳朴。他们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一定要积极推动本国与大汉的技术合作,让两国人民共享技术进步的成果。
一个月后,各国使者的学习之旅即将结束。姜维在都护府为他们举行了送别宴会。宴会上,使者们纷纷向姜维与大汉文武官员道别,感谢大汉的热情接待与技术传授。
马可说道:“姜将军,此次大汉之行,我收获颇丰。不仅签订了邦交盟约,学到了先进的技术,更感受到了大汉的文明与友好。我回去之后,定会向皇帝陛下详细禀报,尽快派遣工匠与学者前来大汉学习,同时也欢迎大汉的使者与商人前往罗马!”
伊斯梅尔也说道:“安息王朝将全力落实盟约内容,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与大汉携手维护商路安全。期待与大汉的合作早日取得丰硕成果!”
姜维举杯说道:“各位使者,相聚虽短,友谊长存。希望你们带着大汉的技术与友谊返程,推动各国与大汉的合作不断深化。大汉永远是你们的朋友,随时欢迎你们再次来访!”
宴会结束后,各国使者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返程之路。他们身后,是不断发展壮大的大汉,是日益繁荣的陆海商路,是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美好愿景。
姜维站在延城的高台上,望着使者们远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技术交流的种子已经种下,不久的将来,必将开出互利共赢的花朵,让大汉与各国共同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第四折 商路畅通繁市井
各国使者返程后,迅速落实了《万国友好盟约》的各项内容。罗马帝国在亚历山大港设立了通商馆,安息王朝在泰西封开辟了专门的汉商贸易区,中亚各城邦也纷纷开放港口,为大汉商船提供停靠、补给与贸易便利。
与此同时,姜维下令组织的首批官方商船队,在吴鲨率领的远洋舰队护送下,满载着丝绸、瓷器、纸张、铁器等大汉特产,从番禺港出发,沿着新开辟的航线,前往黄金群岛、黑洲大陆,同时也驶向罗马、安息等国,开启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