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里传来一段女声:“我不是为了流量哭,我是真的撑不住了。”
他怔住两秒,下意识看了眼屏幕——原本稳定的程序化交易曲线,竟出现了一个微小但明确的波动缺口。
同一时刻,远在巴黎的国际清算所亚太协调办公室内,德拉罗瓦女士(Ms. Delacroix)正翻阅一份加急文件。
她眉头紧锁,手指停在“受影响家庭实名名单”一页。
“情感因素不应干预金融市场。”她低声自语,语气却不如往常坚定。
窗外雨落如注。
而此刻,无人知晓,这份文件已被标记为“红色优先级”,并悄然转入最高机密审议流程。
第162章 逻辑重构
凌晨两点十七分,云港市西区一栋废弃科研楼的地下三层,空气里弥漫着铁锈与旧数据线烧焦的气味。
苏明玥坐在一张褪色的皮椅中央,四周是七台断续闪烁的显示器,构成一个不完整的环形阵列——这是“逻辑重构场”的临时部署点,由阿K从黑市拼凑而来,未经认证、无监管备案,连启动一次都可能被视作金融犯罪。
她没打麻药,也没戴生命监测仪,只在手腕上缠了一圈绷带,压住昨夜抽搐留下的淤青。
“你确定?”林医生站在角落,手里攥着录音笔,声音发紧,“上次触发后你失忆了六小时,脑电波出现类癫痫样放电。这次再强行激活【商业直觉】的深层模式,可能会损伤长期记忆回路。”
苏明玥闭着眼,指尖轻轻摩挲耳后的旧伤疤——那是三年前林景深最后一次抱她时,手表扣划出的痕迹。
“损伤早就开始了。”她低声道,“每一次想起他松开我的手说‘我们不可能’的时候,都在掉一块。”
她睁开眼,目光如刃:“开始吧。”
电流嗡鸣响起,灰白空间瞬间吞噬意识。
这不是梦境,也不是幻觉。
这是她的大脑在极端状态下构建的“推理圣殿”——一座由破碎信息、情绪残影和数据流交织而成的认知迷宫。
在这里,时间是横向延展的,因果可以倒置,谎言会自动剥落成原始字节。
她看见自己站在日内瓦湖畔的一间私人会所外,玻璃映出两个背影:贺砚舟,以及一名佩戴星徽胸针的男子——美国参议院某委员会幕僚长的贴身秘书。
桌上文件摊开,标题赫然是 “钟楼行动”,下方标注:
目标: 通过可控恐慌瓦解区域金融稳定
画面切换。
一封加密邮件在瑞士银行内部系统中流转,收件人IP指向贺砚舟名下离岸基金的二级代理;附件是一份政治献金结算单,金额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匹配“文化振兴基金”崩盘前三天的资金异动峰值。
她想记下服务器地址,却发现自己的“手”在虚空中穿透了键盘。
这不是操作,是回溯性认知——她的直觉正以自我燃烧的方式,将潜意识中碎片化的线索熔铸成证据链。
猛然间,耳边传来孩童的哭声。
不是现场录音,而是她童年记忆里的片段:父亲实验室深夜爆炸前十五分钟,对讲机里传出一段紊乱的心跳信号,他曾称之为“共感基准波”——人类情感共鸣的生理锚点。
而现在,这波形竟与某个未知节点产生共振。
“退出!”她在意识深处嘶喊。
现实世界的警报器尖啸而起。
她猛地睁眼,冷汗浸透衬衫,张口便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胃液。
手机却在此刻自动亮屏,播放出一段早已删除的语音备忘录:
“妈妈最爱吃桂花糕……这是我想起来的最后一口味道。”
那是她十岁那年,母亲临终前最后一句话。
她从未告诉任何人,这段录音藏在加密云盘最底层,连她自己都以为已经遗忘。
可它出现了。
仿佛某种回应。
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顾承宇推门而入,西装未脱,眼底布满红血丝。
他快步上前扶住她摇晃的身体,低声问:“拿到了吗?”
苏明玥喘息着,嘴唇颤抖,终于挤出几个字符:
“邮箱……[email protected]
IP:185.78.203.\\\,端口9002,TLS双证书验证……还有……‘钟楼行动’不是单纯的做空计划,它是政治资本在中国市场试水的压舱石。”
她说完便昏厥过去。
三小时后,巴黎。
国际清算所亚太协调办公室内,德拉罗克斯女士再度翻开那份加急报告。
窗外天光微亮,雨仍未停。
她面前的耳机还连着未关闭的音频文件——那段八岁女孩的陈述,持续了整整五分钟:
“爸爸打电话来说公司要裁员……他说对不起我不能参加毕业典礼了……然后电话那头有风声,很大……他最后说‘小禾,你要替我看看春天’……后来新闻说他在楼顶……我没哭,我真的没哭……可是我现在每天晚上都会梦见他掉下来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