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云港,顾氏集团地下实验室。
苏明玥再次陷入昏睡,嘴角却微微扬起。
许昭宁关掉设备,抬头看向玻璃墙外伫立良久的身影。
顾承宇站得笔直,目光久久停在她脸上,仿佛要将她的每一次呼吸刻进骨髓。
良久,他转身离开,步入专属加密通道。
电梯下行至B5,门开时已是一间从未对外公开的档案室。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战略地图,十三个红点连成闭环,中央写着一行字:
“公共利益审查委员会”筹建进度:97%
他伸手按下指纹锁,取出一份密封报告,封面上印着烫金编号:P - 001。
窗外,天光大亮。
城市依旧运转如常,但某些东西,已经悄然不同了。
第175章 你说过的话,都变成了灯(续)
晨光如利刃般,割开云港市天际线的雾霭。
顾氏集团总部顶层会议厅外,红毯从电梯口一路铺至发布台前,仿佛一条通往审判与救赎的路径。
媒体的长枪短炮早已列阵等候,镜头对准那扇即将开启的门——今天,是“公共利益审查委员会”首份年度报告发布的日子。
而在B5层的档案室内,顾承宇独自伫立良久。
他手中那份编号P - 001的密封文件已被反复摩挲得微微发皱。
屏幕上滚动着十二个项目的详细数据:新能源产业园用地侵占了渔民世代居住的滩涂、碳中和小镇背后隐藏着土地腾挪财团、打着生态修复旗号强拆百年村落……每一个项目,都曾披着“绿色转型”的光辉外衣,在政策风口上高歌猛进。
可他知道,这些光鲜之下,是多少人无声坠落的深渊。
电梯轻响,小唐快步走来,声音压得极低:“顾总,所有证据链已完成交叉验证,人工智能溯源准确率99.2%。但……苏小姐昨夜短暂清醒,留下一组符号,我们初步判定为‘晨星’第七识别模式的核心参数。”
顾承宇指尖一顿,眼底掠过一丝震动。
他没有追问细节,只是轻轻点头:“按计划发布。”
发布会开始时,全场寂静。
聚光灯下,顾承宇身姿笔挺,神情冷峻却不失温度。
他未穿西装外套,只着一件深灰色衬衫,袖口微卷,露出手腕内侧一道陈年疤痕——那是少年时为救落水的苏明玥留下的印记。
“各位。”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会场,“今天我们不是来表彰成就的,而是来清算旧账的。”
大屏缓缓展开,十二个项目逐一曝光,每一页都附有资金流向图、利益关联矩阵和受害者访谈录音。
现场记者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然后,画面一转。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浮现于巨幕中央:两个孩童站在锈迹斑斑的云港老桥头,女孩扎着歪辫子,男孩搂着她的肩,背后墙上用粉笔写着一行稚嫩字迹——
“长大要建一座不让任何人掉下去的城。”
“那是1998年的夏天。”顾承宇的声音终于有了裂痕,“她写下的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而这些年,我们的城市越建越高,桥越来越宽,可为什么,还是有人在黑暗里沉下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政界要员、金融巨擘、昔日盟友与对手。
“所以今天,顾氏集团宣布成立专项赔偿基金,首期拨款十亿,用于修复被破坏的社区生态、补偿受影响居民,并开放内部审计权限接受公众监督。”他抬手按下遥控器,“这不是慈善。这是还债。”
话音落下,全场死寂。
数秒后,掌声如雷般炸响。
有人起身鼓掌,有人低头掩面,更有记者当场哽咽提问:“顾先生,这一切……是为了谁?”
他没有回答,只是望向远处某块实时数据屏——那里正跳动着“晨星引擎”的运行状态:绿色光点稳定闪烁,像一颗永不熄灭的心跳。
同一时刻,医院病房。
窗帘半垂,阳光斜照在床头。
苏明玥静静躺着,呼吸微弱而规律。
收音机里正播放一则公益广告,改编自山区女孩的作文《我的妈妈生病了》:
“我想开一家药房,这样村里的阿婆就不用走二十里山路买药了……”
她的睫毛忽然颤了颤。
嘴唇微启,喃喃出声:“那个孩子……我想帮她。”
许昭宁正在整理设备,听见这句几乎不可闻的话语,浑身一震。
他立刻冲到床边,递上纸笔。
她手指颤抖,却异常坚定地画下一串符号——扭曲如藤蔓,却又暗合某种数学逻辑。
许昭宁瞳孔骤缩:这正是“晨星”理论模型中缺失的最后一环,第七种风险识别模式的关键拓扑结构!
“她……她在用自己的大脑补全系统?”他声音发抖,一边飞速录入数据,一边联系技术组紧急部署测试模块。
当晚十一点十七分,“唐·哨兵”首次调用新模式进行全球扫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