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瞪大了环眼:“当真!”
凌操一脸真诚:“当真!”
张飞一拍手:“这徒弟,吾收了!”
他心里暗忖:
“只要凌操父子跟我去了徐州,甘宁就不会射杀凌操,这也算是救了他一命。
嘿嘿,如今孙权麾下的十二虎臣有4个去往刘备麾下,再加上太史慈、凌操等人,孙氏的战力便降下一两个档次。
扬州早晚是刘备的!”
正想着,凌操又道:
“若去徐州,吾还要带上一人。”
张飞疑惑:“谁?”
凌操道:
“其人名为徐盛,乃徐州莒国人,因躲避曹操屠城逃来吴郡,乃吾之好友。徐州的变故和玄德公的事迹,便是他告诉我的!
今徐州安定,他定愿回乡!”
张飞内心狂喜,握住凌操的手:“一言为定,双喜临门啊!”
……
不一日。
徐盛接到凌操的邀请,来到庄上,见到张飞便拜:
“某早就听闻刘关张三位英雄的事迹,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张飞连忙扶起这位虎臣,笑着道: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兄弟三人,做的还不够!”
徐盛闻言,更加佩服张飞,拜了又拜。
随后谈及家乡,眼睛湿润:“不知翼德公何时北上?”
张飞道:
“十日内孙策会拿下整个吴郡,随后经余杭前往会稽郡攻打王朗。
吾要去会稽郡救几个人,然后回徐州。”
徐盛点头:
“是了,会稽太守王朗,是徐州东海郡郯国人,当年正是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
孙策若是攻王朗,翼德公作为陶谦故人,去救他也合情合理。”
张飞诧异,他是真的不知道这层关系,他去会稽郡其实是为了寻同属于十二虎臣的董袭、嘴遁王者虞翻,以及在虞翻家做客的华佗,还有逃难至此的徐州淮阴人步骘以及女儿步练师。
既然原本会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也是徐州人,那就一起带回去吧。
想到这,张飞道:
“是的,吾就是为了救他!”
凌操、徐盛闻言竖起大拇指:“仁义!”
张飞很不客气的受了这句夸赞:
“跟着吾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仁义了!”
他话锋一转:
“吾不宜带你们南下会稽,待过几天孙策大军过去,你们便先一步前往徐州小沛城吧!
对了,过几天严白虎会沿途劫掠,随后往南逃去,咱们庄子上的人最好先避一避!”
凌操、徐盛一齐抱拳:
“谨遵翼德公之命!”
徐盛又道:
“此去徐州,吾希望翼德公带上吴郡的陆氏!”
张飞眼前一亮:“文向所说之陆氏,莫非前庐江太守陆康那一脉的族人?”
徐盛点头:
“然!
几年前孙策进攻庐江,陆康自知难敌,为保香火送族人回吴郡避难,结果因为饥荒和战乱在路上死了半数,回到吴郡后生活依旧困难。
此外,陆康的幼子陆绩年仅8岁,不能持家,陆氏一族全靠陆康那14岁的族侄支撑门面。”
他微微一叹,继续道:
“如今孙策兴兵南下,杀人无数,吾担心他对陆氏族人不利!”
张飞回应道:
“你说的对!孙策绝对会对陆氏族人痛下杀手!那个……你说的14岁的族侄,是否名叫陆逊?哦,他还有个名,叫做陆议。”
徐盛点头:“正是陆议,离开庐江后改名陆逊,翼德公怎知此子?”【说明:陆逊在这个时候还没改名,但原名知晓度不高,我就按他改名后的写吧,大家看起来方便。】
张飞应道:
“吾兄久闻庐江太守陆康乃忠君爱国之士,对其惨死深表痛心,曾侧面打听过陆氏族人的下落,欲收留保护。
只是,吾兄人脉有限,始终不知陆氏所在,今天文向提起,真乃大幸!”
徐盛大喜:
“不想玄德公之前就有护佑陆氏之心,哈哈哈……吾这就去寻陆逊,请他与我们一起北上徐州!”
张飞激动的握着徐盛的手:
“一言为定!”
……
接下来几日。
徐盛去吴郡的华亭寻陆氏,说出刘备的意愿和张飞的想法。
陆氏族人本就担心孙策对自己不利,一听徐州牧刘备主动提供庇护,大多数人都感恩戴德。
年仅8岁的陆绩高声叫到:
“太好了!投!投!立刻投奔徐州牧!小小的我已经受够了在吴郡吃不上饭、担惊受怕的日子啦!”
陆逊见族人皆点头,又见自己小叔叔带投高呼,更知道陆氏族人面对杀人如麻的孙策毫无还手之力,最终点头应了。
陆氏一族太过穷困,根本没什么可收拾的,当他就拍拍屁股跟随徐盛去往余杭。
……
余杭。
凌操已经收拾好家资去山林中隐蔽起来,防止严白虎溃兵的劫掠和孙策数万大军的屠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张飞:俺颇有佳姿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张飞:俺颇有佳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