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望星一号”悬停在苍澜界碎星原的引力缓冲区时,749局基地地下三层的跨维技术舱内,已经被银蓝色的能量光晕铺满。冯智昊的白大褂袖口沾着星能水晶粉末,正盯着全息屏上跳动的能量曲线——那是1998年星门爆炸后残留的能量场数据,像一条沉睡了二十五年的光河,此刻正被技术组重新唤醒。
“星门残留能量框架加载完成37%。”负责能量校准的赵工推了推贴满胶带的护目镜,手指在操作台上快速敲击,“A区能量密度稳定在2.1单位,符合通道基础阈值;B区出现轻微紊乱,是当年爆炸留下的能量涡流,需要用光巢能量对冲。”
舱门处传来沉重的金属摩擦声,两名后勤队员推着特制的保温舱走进来,舱体表面的冷却管结着白霜。“首批光巢能量送达!”队员的声音带着喘息,“从南极光巢采集点空运过来的,纯度99.7%,全程低温保存。”
冯智昊快步上前,用能量探测仪扫描舱体——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淡蓝色的液态能量图像,像被禁锢的星光在缓慢流动。“太好了。”他松了口气,“星门残留能量是‘骨架’,光巢能量就是‘心脏’,有了它,通道才能从‘静态框架’变成‘动态通路’。”他转头对赵工说,“准备能量注入,先以10%的流速导入B区,对冲涡流后再全面加载。”
保温舱的阀门被缓缓打开,光巢能量以丝线般的形态流入能量导管,在全息屏上形成一道蓝色的溪流。当它接触到星门残留能量的涡流时,屏幕上的紊乱曲线瞬间变得平缓,像被抚平的皱纹。“对冲成功!能量波动稳定在0.3Hz以下!”赵工兴奋地大喊,“冯组长,这光巢能量比我们模拟的还要好用!”
冯智昊却皱起了眉,他指着通道框架的核心节点:“你们看这里,能量流出现了‘断层’。”屏幕上,银蓝色的星门能量与淡蓝色的光巢能量在节点处形成一道细微的界限,无法完全融合。“纯技术校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调出前几章苏醒激活青铜钥匙的记录,“之前苏玥女儿的情感共鸣,能让钥匙能量与望星堡完美同步,或许……我们忽略了能量之外的东西。”
就在技术组陷入沉思时,符号研究院的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陆苍穹抱着一本厚重的皮质典籍冲进技术舱,星轨笔在他指间几乎握断,眼眶通红:“冯组长!秦局!你们快看看这个!”典籍的封面上烫着金色的星纹,标题是《苍澜符号图谱》,边缘的落款写着“陆玄、巫离 合编 1997.11”。
秦朝阳刚走进技术舱,闻言立即上前。陆苍穹翻开图谱的第23页,那里是望星堡符阵系统的详细图解,与防御图上的缓冲口符阵完全吻合。“你们看这里。”他用星轨笔指着缓冲口符阵的右下角,笔端发出的光芒将符号放大——在复杂的星纹边缘,刻着一个极小的“陆”字,笔迹瘦硬有力,与他父亲星语密码本上的签名一模一样。
“是陆老的签名!”陆苍穹的远程投影突然出现在舱内,他刚在“望星一号”上完成缓冲口外围侦察,屏幕背景里还能看到碎星原的陨石群,“当年我父亲、巫离和我提过望星堡防御计划,父亲就有在设计图上留微型签名的习惯,说是‘给后人留个念想’。没想到他真的把签名刻在了符阵上!”
陆苍穹的手指轻轻拂过图谱上的“陆”字,声音带着哽咽:“图谱的批注里写着,缓冲口符阵是我父亲和巫离共同优化的。巫离负责能量分流算法,我父亲负责星轨锚定——这个‘陆’字,不是签名,是他们协作的标记。”他翻到下一页,那里有巫离用红色墨水写的批注:“三阀成鼎,陆君定轨,吾主分流,缺一不可。”
“原来如此。”秦朝阳的目光变得深邃,“我们之前以为老人物团队是分散坚守,现在看来,他们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完整的协作体系——陆玄负责星轨定位,巫离负责符阵设计,马山负责实地防御,莉莉负责共生能量保障。他们在苍澜界,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冯智昊突然想到了什么,将巫离的设计手稿与《苍澜符号图谱》叠加在一起——两份文件的符阵逻辑、能量节点标注完全一致,甚至连批注的位置都相互呼应。“这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他激动地说,“陆老和巫离把苍澜界的星轨知识与地球的符阵技术结合,创造出了这种‘双界融合’的防御系统。缓冲口的‘能量循环’,就是这种融合的最佳证明!”
技术舱的通讯器突然发出一阵特殊的加密提示音,是749局最高级别的“家族传承”通讯通道——只有历任局长的直系亲属才能使用。秦朝阳的瞳孔一缩,快步走到通讯台前:“接进来。”
屏幕上没有出现影像,只有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却字字清晰:“朝阳,我是秦烽。跨维通道的技术瓶颈,你是不是遇到了?”秦烽是秦朝阳的祖父,也是749局的第二任局长,参与过星门计划的早期筹备,如今已隐居在昆仑山的秘密观测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749局:神秘档案请大家收藏:(m.20xs.org)749局:神秘档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