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们常翻"疗愈篇"——记载着如何用归墟的药草治异界的病,如何用善意化解心病,甚至记着和生兽的花蜜如何安抚哭闹的孩童(苏玉瑾的手记)。有个只会治外伤的医者,学了"心药篇",给一个总做噩梦的小兽讲共生故事,小兽的噩梦竟真的少了,他感慨:"典籍教的不是药方,是怎么当'暖心人'。"
万族的使者则爱看"沟通卷"——里面有各族的语言对照表(萧战整理的),有化解矛盾的案例(沈墨书记录的),甚至有如何用肢体语言向异族表达友好(和生兽示范的)。琉璃域的使者学会了用灵鸟的鸣叫说"谢谢",赤金洲的矿工掌握了用手势邀请灵兽取暖,他们都说:"这书比翻译官还管用!"
最神奇的是"未来页"——会浮现出可能发生的难题,旁边列着各族生灵提出的解决思路。有次预见狂砂界可能再来袭,书页上立刻出现木灵境的"活木防御法"、归墟的"止戈阵"、万族的"互助梯队"......最后大家合力想出的"绿化法",比单纯防御更有效。沈墨书看着这一页,笑着说:"智慧不是记答案,是学会提问,学会一起找办法。"
传承的方式:人人皆师者
《共生大典》没有被锁起来,沈墨书让各族生灵都能触摸、添加、修改。他说:"文圣的典籍,从不是某个人的私藏,是大家的'共同笔记'。"
楚临风带着守卫在典籍上添加"新战技"——不是杀敌的招式,是如何用战气帮老人挑水,如何用戟尖帮药农松土,如何用战纹给幼兽取暖。"传承不是只教厉害的,"他让年轻守卫在书页上留下自己的实践记录,"是把日常的善意,也变成'功夫'。"
苏玉瑾的药庐成了"典籍实践点",医者们将新发现的药方、新总结的疗愈心得,都写在空白页上。有个学徒发现和生兽的粪便能让药草增产,这个"土办法"被郑重地记入"农耕药篇",旁边还画着学徒和小兽一起施肥的插画。"智慧不分高低,"苏玉瑾笑着说,"有用的就是好道理。"
萧战带着万族使者给典籍"配音"——让灵鸟的鸣叫对应"和平",让白虎的低吼代表"危险",让和生兽的轻吟解释"友好"。"不是所有生灵都认字,"他摸着书页上跳动的音符,"但声音能传得更远,让不会看书的,也能听懂道理。"
谢无咎的星象台与典籍相连,星轨的变化会自动更新到"时序篇"。有个爱观星的孩童发现某颗星的轨迹能预测旱灾,这个发现被记入典籍,还署上了孩童的名字(用他画的星星代替)。"传承要给年轻人留位置,"谢无咎看着孩童骄傲的笑脸,"智慧不是老人的专利,孩子的眼睛里,常有新发现。"
姜暖则在典籍旁设了"故事角",谁都可以来讲自己的经历,由沈墨书记录成书页。有个曾是蛮荒域的士兵,讲了自己如何从掠夺者变成农夫,他的故事旁,自动浮现出归墟与蛮荒域的星轨交汇图;有只被治愈的凶兽,用爪尖在书页上画了自己护着药草的样子,旁边长出了真实的药草嫩芽。
"这才是最好的传承。"姜暖看着各族生灵围着典籍讨论、记录、实践,"不是老师教学生,是每个人都在当老师,也在当学生;不是书本告诉你该怎么做,是你自己的生活,在给书本写答案。"
典籍的远行:智慧无边界
商路的星轨上,出现了《共生大典》的虚影。沈墨书将典籍的副本交给星际商队,让智慧顺着商路传播:
给血煞域的是"止戈篇"——教他们如何用战气种庄稼,而非掠夺;
给骨狱境的是"安魂卷"——记着亡灵如何安息,生者如何放下仇恨;
给狂砂界的是"绿化章"——载着归墟的固沙法,赤金洲的暖玉护土术;
给更远的未知域界,则送去"共生总卷"——告诉他们,不同的生灵,可以有相同的温暖。
琉璃域的使者将典籍刻在琉璃上,让阳光透过文字,在地上映出共生的图案;赤金洲的矿工把故事熔在暖玉里,让智慧随着暖意传递;木灵境的生灵则让活木长出文字,让典籍随着树木生长,自动记录新的故事。
有次,商队带回黑风域的"回信"——他们用自己的文字,写了篇《从劫掠到耕种》,记录着如何用归墟的种子种出粮食,如何与邻居分享收成。沈墨书将这篇文章加入《共生大典》,书页上立刻长出黑风域的植物,与归墟的药草缠在一起,开出了双色花。
"智慧像水,"沈墨书看着交融的花草,"倒进什么容器,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本质的'润万物',永远不变。"
谢无咎的星象罗盘显示,《共生大典》的智慧已在三十七个域界生根,形成"智慧星网"——每个域界的智慧都在星网上流动,互相滋养,就像归墟境的五夫之力,合在一起比单独存在更强大。
文圣的真意:传承即永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