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的拓片集越来越厚,沈墨书给它取名《归墟大典》。阁里的学徒们轮流抄写,抄到“共生誓约”时,会特意用朱砂;抄到“护心甲”时,会蘸点战气液;抄到“百草方”时,会混点药草汁。谢无咎的星砂在《大典》上空转了一圈,回来时带着一团七彩的光:“星轨说,这书会像种子一样,在各地生根发芽。东边的渔民会用‘共生’的法子与海兽相处,西边的牧民会按‘护心甲’的道理锻造马鞍,南边的农夫会学‘百草方’给耕牛治病。”
传灯:以教为火,燃智慧之光
《归墟大典》抄到第三十卷时,沈墨书在文渊阁旁盖了一座“启明堂”。堂前的匾额是他用战气笔写的,笔画里藏着星砂粉,白天看是“启明”二字,苍劲如古松;夜里会透出银亮的光,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连飞蛾都绕着光晕盘旋,不敢靠近。堂内的书架是萧战的兽群帮忙搭建的,灵猴们用爪子将木板打磨得光滑如玉,黑熊则用蛮力将书架固定在石地上,书架的每个格子里,都放着一片六和草的干叶,沈墨书说“让知识也带着草木的气息”。
他收的学徒越来越多,有归墟的孩童,攥着自己画的“兽语图”来拜师;有西域的书生,背着装满书稿的行囊,说“想把大漠的星轨写进《大典》”;有曾被戾兽所伤的猎户,带着自己刻的兽骨,上面记着戾兽的习性;甚至有一个是当年帮戾骨狮看守牢笼的兽类——那是一头通人性的雪狐,它学会了用爪子握笔,虽然写得歪歪扭扭,却能准确抄录《大典》里的兽语铭文,抄到“宽恕”二字时,尾巴会轻轻扫过纸面,像在道歉。
沈墨书教徒弟时,从不让他们死记硬背。他带他们去共生园看兽类如何践行“共生誓约”:狼族捕到猎物,会分一份给行动不便的老熊;鹿群找到水源,会用蹄子在地上画标记,指引迷路的药农;鹰群发现戾兽踪迹,会俯冲下来用翅膀拍打人类的肩膀示警。“知识不是锁在书里的字,是能让日子变好的工具,”他指着启明堂的窗棂,那里雕着《大典》里的句子,“就像这窗棂,既挡风雨,又透阳光,书也该这样——既要有守护的硬,也要有分享的软。”
归墟的孩童们最爱听他讲《西域行记》里的故事。讲到“灵狮化戾”时,他会带孩子们去看萧战收养的戾兽幼崽,那小家伙正用头蹭苏玉瑾的药箱,喉咙里发出撒娇的呜咽:“你们看,再凶的兽,也能被善意感化,就像再难的字,只要用心学,总能学会。”讲到“人兽联手抗灾”时,他会让楚临风用战气在地上画当时的场景,战气凝成的洪水、兽群、人类在孩子们的笑声中渐渐散去,只留下一片六和草,草叶上还沾着战气的金光,像撒了把星砂。
有个西域书生带着自己的书稿来拜师,说“想把《归墟大典》翻译成西域文字”。沈墨书没让他立刻动笔,而是带他去看狼族帮猎户捕猎——狼负责追踪,人负责设陷阱,收获的猎物平分;看熊族帮药圃翻土——熊用利爪松土,人撒种子,长出的草药一半给兽群治病,一半给人用;看鹰群帮星砂送信——鹰带着星砂符飞过沙漠,符上的字遇风沙会发光,落地时正好落在收信人手中。“先懂归墟的‘共生’,再译归墟的字,”沈墨书递给书生一颗焰花蜜做的糖,“甜的东西,到哪里都该是甜的,就像‘善’这个字,无论用什么语言写,意思都该一样。”三个月后,书生的译稿里,“戾兽”被翻译成“迷失的兽”,“战气”被翻译成“守护的光”,“共生”则被译为“手拉手的日子”,沈墨书在译稿上批了个“善”字,旁边画了一颗焰花蜜做的糖,糖纸上还拓着一片六和草叶。
启明堂的学徒们渐渐开始自己着书。有个曾是猎户的学徒写了《兽语详解》,他在书中附了百余幅插图:狼嚎时耳朵朝前是示警,朝后是求和;熊拍掌时轻是玩耍,重是愤怒;鹰盘旋三圈是报喜,盘旋五圈是报忧。书的最后,他特意画了归墟的灵猴用爪尖写字的模样,旁边注着“兽亦有智,不可轻之”。
有个药农的孩子写了《百草图谱》,在沈墨书的译注旁,画满了草药的生长过程:六和草在春分发芽时,叶片是卷着的,像握着的小拳头;夏至开花时,六片叶子会朝着六个方向展开,像在拥抱阳光;秋分结果时,果实会自动裂开,将种子撒向四周,仿佛在说“该换我守护土地了”。书里还记着药草的“性格”:回心草喜阴,要种在树荫下;焰花喜阳,得放在石台上,“就像人各有脾气,草木也有偏好,懂了这点,才算真的懂药”。
最特别的是那个兽类学徒——那头曾帮戾骨狮看守牢笼的雪狐。它用爪尖蘸墨,在竹简上刻下《共生日记》,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真诚:“今日狼帮鹿舔伤口,鹿明日带狼找水源;今日熊帮狐挡雨,狐明日帮熊摘蜂巢;今日人给鹰喂肉,鹰明日帮人送信。”每篇的末尾都画个爪印,像在盖章确认,其中一页还沾着片干枯的桂花,大概是记录那天归墟的桂花开了,香气漫过了共生园的篱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