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花说到这里顿了下,还不等他继续说下去,包拯就说道,“前面两个确实,但七皇子怎么会希望太子死呢?”
“应该是皇位之争吧!历朝历代不都如此吗?而且在大宋行事要比在他们本国简单的多,也不容易察出来!”
月瑶想了想说道,随后看向李莲花,见他点头宠溺地对自己笑了一下,月瑶就知道自己没说错,也勾唇笑了起来。
几人听后都若有所思。
“那么,我们调查的线索应该锁定在三个花围,第一,就是这个不知道意味着什么的杀人十字,第二就是那拨黑衣人,第三就是当晚来仪阁有人说谎。”包拯皱眉说道。
“神秘十字是否和本案有关,还有待调查,来仪阁内那众人也没有疑点,你根本拿不出证据证明他们说谎。现在能让我们继续调查的是那帮黑衣人。”
“对,那帮黑衣人是应该查出他们的身份。”包拯说道。
沈良接着说,“现在官府已经加派人手,查出他们的来历,也是迟早的问题”
谁也没注意,他们的谈话被不远处的那个相士,一字不落地全听了去……
————————————
“这位大哥,为何如此混乱?”
“嗨,一看你就是个书呆子,只知道闷头读书,不知天下事!”
“天下将发生何事?”
“要打仗了,高丽军队已经结集边境随时都会打过来,替他们的太子报仇。
你想想高丽太子是死在庐州的,万一打起仗来,那还不首当其冲。所以庐州的黎民百姓有亲的投亲,没亲的也积谷囤粮,怕围城啊!”
包拯和楚楚回到府衙后,包拯把街上看到的情景汇报给了八贤王等人。
“看来百姓所言不是空穴来风啊!”公孙大人感叹一句。
“现在高丽大军压境,大辽军队也有异动,而且辽国已经派了使者去了高丽,如果两国联起手来,必将对我大宋不利呀!”八贤王担忧道。
“辽国行动好快呀!”包拯疑惑辽国的消息太过迅速。
“大辽对我大宋一直虎视眈眈,放在我大宋的探子应该不少,没准这次的事就是他们做的呢!”李莲花解释了下。
“如今只能尽快找到杀害高丽人的凶手,对高丽王有个交待,以平息他心中的愤怒!”八贤王无奈道。
“可是我们现在是一筹莫展啊!”
这时陆云进来禀告,“王爷、大人,据报昨夜城南一破庙发生大火,我赶到现场调查发现……”
“发现什么?”
“发现几个死人以及……以及几条狗,而且死者都是身着黑衣,可能是行凶的那帮人!”
“走”
八贤王带着众人来到案发现场。
“昨夜大雨,到处都是水,也幸亏那场大雨熄灭了大火,要不然连人带庙都化成灰烬了!”
包拯在尸体旁边拿起一个暗器,“王爷你看,这个镖就是刺杀高丽太子的镖。这个镖有剧毒,所以沾了镖的水有剧毒,毒死了喝了水的狗。”
包拯见五人呈一字排开,致命伤口连贯一气,断言此乃一剑封喉所致。
这五人均为武功高手,若在戒备状态下遭此重创,仅有两种可能:一是毫无防备,二是甘愿受死。包拯据此推断,下手者必是他们的主子。
楚楚不解刺客为何甘愿赴死,公孙策解释,行刺太子失败后,为保守秘密,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李莲花仔细查看了下尸体,发现其中一个刺客的后背上,有一个圆形烫伤的痕迹。他稍想了下,就想到了其中关联。
原来是高丽七皇子的手下啊!看来高丽朝堂也很乱啊!只是并没说出来,因为显然包拯看到后也想到了,把印记拓印了下来。
随后,包拯与楚楚前往七皇子声称案发时去过的酒楼求证;月瑶、李莲花则随八贤王一行人,将五具尸体带回府衙。
八贤王询问李莲花是否有所发现,李莲花坦言了自己的猜测,称待包拯归来即可印证。
在酒楼,包拯向店小二要了那日烫伤七皇子的茶壶,而茶壶底部正好和刺客背后的印记完美契合。
“有人移花接木,凶手是谁,我大概知道了。”
此时包拯心中已经确认黑衣人的首领就是七皇子,但是包拯实在想不明白,七皇子为什么要杀自己的皇兄。
此时楚楚提醒包拯,杀人无外乎是为了功名利禄,七皇子名和利都有,那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太子之位了,如果太子死了,七皇子是否就能当成太子呢?
包拯跑去资料馆翻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想看的资料,最终确认了七皇子的杀人动机。
包拯将调查结果告诉众人:“我查到那帮黑衣人首领的身份了,是高丽七皇子李希。”
公孙策当即提出质疑,称七皇子案发时有不在场证明——他当时在酒楼饮酒,还与人发生口角,根本无作案时间。
包拯却指出,当日在酒楼的并非七皇子本人,公孙策随即恍然:“是他的手下,也就是黑衣人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