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村长告诉他:“赵砚,咱村里面的池塘卖完了,没了。”
“谁买的?”赵砚问。
“村里面有八户人家买了池塘,剩余的池塘,全被镇上的人买走了。”
估计是一车一车的藕往县里面拉,大家都眼红了,也想赚这个银子。
赵砚回去后,就跟江若说:“若哥儿,咱家不能再买池塘了。”
他觉得赚银子,大家也都这样觉得,砸锅卖铁的买池塘。
藕种的多了,藕价就要降了。
江若笑道:“我知道了,万重今天来时,跟我说了。”
“我再想想,干点别的。”赵砚说。
赵砚还没想到干什么,赵岐告诉他,他要买地。
“买地?”
赵岐点了点头:“之前梁家分家,卖了几十亩水田,有二十多亩水田都是精田,还有咱村里面公闲的地,也有好的。”
“你打算买多少?”赵砚问。
赵岐道:“五十亩。”
村里面一亩水田三两银子,五十亩,得要一百五十两银子。
“你不怕亏了?”赵砚都没有往买地这方面想过。
“亏不了。”赵岐说。
首先,地可以随时的卖出去。
就是村里面没人要,也可以把地卖给镇上衙门当公地。
所以一百五十两是怎么都不会亏的。
其次,一年种下来的粮,只要够秧苗的花费,以及请帮工的花费,还有地税,剩余的都是赚的。
“我再想想。”赵砚说。
他不是觉得买田会亏,是他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当地主。
是的,对于赵砚而言,家里面有着几十亩的地,就是地主。
赵岐点了点头。
赵砚跟江若说了说。
江若笑想了想,道:“我觉得可以买。咱村里面的田都是好田,又临着水,每年的收成是能保的。梁家阔,也是因为他家地最多,还有,你见过那家地主家里面没银子的?”
地主地主,都是地主了,咋会缺银子?
买地肯定是好的!
赵砚还真被江若给问住了。
赵砚想了几天。
这几天,赵砚看着汉子把池塘里面的藕都挖了,拉到了县里面卖了,又买了藕种回来,打算再播一季。
回来又和江若俩人在屋里面,好好算了算卖藕挣的银子。
他家的池塘有六亩,总共卖了有五千四百斤的藕,这不算家里面还留下的一百多斤藕,拨去请帮工花费的三两银子,还有买菜钱,以及藕种花费的六两多银子,总共挣了划整有三十五两银子。
江若又把家里面攒的所有银子拿出来,俩人就着烛火数了好多遍,总共有三百二十多两银子。
其中,一百两是赵砚去打山匪衙门里面奖励的。
一百五十两是赵砚和赵岐卖鹿分的银子。
其余的,有这次卖藕的三十五两银子,还有赵砚他们之前卖货攒的,及江若来赵家时带来的二十两银子。
俩人合计了后,都觉得可以买田!
孙海的屋子里面。
赵岐跟他说要买田。
孙海喜欢种田,特别支持:“好啊。”
“买五十亩。”
孙海一听吓得差点从床上摔下来。
早上醒来,赵砚和赵岐就拿着银子去找村长了。
村长一听他们要买这么多地,也意外极了。
不过他们俩人买的地多,得去镇上衙门报备,从衙门里面拿地契。
所以,赵砚和赵岐还有村长去了镇上。
他们晚上才从镇上办完事回来。
隔了几天,赵砚都把第二季的藕种播了,镇上衙门里面的人才敲着锣来到双河村。
村里面人才知道,赵家一口气买了一百亩的水田!
这可让人羡慕了。
好几天,村里面人都在说赵家要发达了。
就是林川见了赵砚,也会调侃的叫他:“赵老财!”
而赵家的地,一下竟也超过了梁家。
梁家本来有几百亩的地,梁伟去县里面前,卖了一百多亩,梁家三个兄弟分家,梁二和梁三的地都卖了。
梁大手里面也就剩下七十多亩。
算上买的别的村的地,总共有八十亩。
梁大看赵家人就格外的不顺眼了。
孙家人知道赵家买了这么多地后,不出意外的又来赵家闹。
“海哥儿是我们孙家人,赵家的地也有我家的份儿!”孙大娘无赖的说。
孙海快要气炸了,拿着扫把扫帚就出来,疯狂的往他们母子身上打。
“你这个没良心的哥儿,竟连娘家人都不认了,天爷啊,你怎么不降一道雷劈死他这个不孝的啊!”孙大娘瞪着孙海说。
孙海到如今的地步,已经不想再跟他们多说什么了。
任由他们在家门口闹,孙海直接去请来了村长主持公道。
村长见他们在赵家门口这么不要脸,咳嗽了一声,厉声说他们:“海哥儿跟你们孙家有什么关系?他已经跟孙家断了亲的,你们再来闹,我就不客气了,直接去镇上衙门报官!”
村长一说报官,孙大娘和孙江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请大家收藏:(m.20xs.org)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