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们在王村宽敞的晒粮场搭建起教戏场地。晒粮场的正中间,平整地铺着新晒的麦子,金黄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美丽极了。周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道具,玉米皮草帽错落有致地挂在一旁,麦秆晒粮耙整齐地靠在墙边,这场景,比集市上摆满货物的货摊,还要热闹几分。李婆婆手持一根麦秆,耐心地给大家示范如何编织小粮囤:“先把麦秆泡软,这可得讲究着点儿,比泡粉条还得细心。泡好后,再交叉着编织,其实这比编竹篮可简单多了。瞧,像这样,一个小巧的粮囤底部就编好啦,可比画图纸来得直观多咯!” 乡亲们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或坐或蹲,其中有经验丰富的晒粮老农,他们眼神专注,手中的动作却略显生疏;有平日里忙着做饭的大婶,此刻也学得有模有样;还有刚放学的孩子们,他们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好奇与期待。众人学习的认真劲儿,比当初学编采茶篮时,还要更胜一筹。
一位老农专心致志地编了好半天,可手中的粮囤却总是歪歪扭扭,怎么都编不好,急得他不停地挠头,脸上满是无奈:“这可比编竹筐难多了,比晒粮还费神呢。您能不能再教教我,再示范一遍呀?” 山精首领见状,赶忙迈着小短腿跑过去,用它的小爪子比划着,耐心地指导起来,那认真的模样,比李婆婆还要细致几分:“这里得拉紧点儿,比捆麦垛时用的力气还得大些;这里呢,要松点儿,就跟铺晒粮席时一样,轻轻的就行。对啦,就是这样,您再试试!” 它的一番指导,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这笑声里,满是温暖与欢乐,比看杂耍表演时的笑声,还要让人觉得暖心。小孩子们则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围着玉米皮草帽转来转去,那争抢的模样,比抢糖果时还要积极:“我要这个!这草帽比我的布帽子好看多啦,也比城里卖的那些玩具新奇有趣!”
司徒雪怀抱水晶琴,静静地坐在晒粮场边的树荫下。她的指尖轻轻拨动琴弦,那轻柔的动作,仿佛带着魔力。瞬间,刚编好的麦秆粮囤像是被赋予了生命,跟着琴声轻轻晃动起来,里面填充的 “麦粒”(灵晶砂)也发出 “沙沙” 的声响,那场景,比真实的晒粮还要逼真几分。水纹兽配合默契,喷出一片细密的水雾,在粮囤周围巧妙地织就出一层淡金色的光晕,这光晕如梦如幻,比皮影戏的背景还要美轮美奂。乡亲们被这奇妙的景象吸引,纷纷围拢过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那专注的神情,比看名角儿唱戏时还要投入:“《晒粮谣》配上这场景,简直绝了!” 司徒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这可比《采茶谣》热闹多了,也比《农耕谣》更贴近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和王村这晒粮场,简直是绝配,教起这个调子来,可比之前几个都要顺畅呢!”
中午时分,乡亲们在晒粮场摆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麦香宴”。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有热气腾腾的煮麦粥,粥香四溢,让人闻之欲醉;有香气扑鼻的炒麦粒,每一粒都被炒得金黄酥脆;还有麦秆饼,那独特的香味,混合着麦子的清香与烟火的气息;此外,还有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青菜,色泽翠绿,十分诱人。这一桌美食,丰盛程度堪比县城里的大酒楼。村长举起一碗麦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这麦粥,可比小米粥香多了,比城里卖的奶茶还解乏。大家快尝尝!” 我接过碗,轻轻喝了一口,温热的麦香瞬间在口中散开,顺着喉咙滑下,那股踏实的感觉,比喝了任何名贵的饮品都要强烈:“这味道,可比皇宫里的御膳还香,比灵晶糖球还让人暖心,实在是太美味了!”
下午排练戏剧时,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扮演晒粮老农的大叔,对表演的真实性有着极高的追求,坚持要用真正的麦子作为道具。他这一撒,晒粮场瞬间变得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散落的麦子,可他却沉浸其中,表演得比真晒粮还要投入:“这样才够真实嘛!用真麦子,可比用灵晶砂像多了,演戏就得这么痛快!” 乡亲们看到这一幕,纷纷笑着围过来,有的帮忙捡起散落的麦子,有的热心地帮大叔调整表演动作,大家齐心协力,那场面,比救火时还要齐心。小孩子们扮演晒粮娃,围绕着麦堆欢快地奔跑着,手中紧紧握着玉米皮草帽,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他们玩得比在村里玩耍时还要尽兴,也比之前演采茶戏时,更加开心快乐。
傍晚时分,我们在晒粮场为乡亲们表演了一段《晒粮乐》的精彩片段。演员们头戴玉米皮草帽,手持麦秆晒粮耙,在真实的麦堆上认真地 “晒粮”,那逼真的场景,比任何华丽的戏台效果都要来得震撼。台下的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纷纷拍着手,大声喊着 “好”,这喝彩声比巡教时的还要响亮,每一声都饱含着真诚与热情。村长激动不已,将一袋新麦用力扔上舞台:“这麦子,你们带回去磨面粉,可比城里的香多了,比送银子实在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途守护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灵途守护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