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县城戏楼前的灯笼就次第亮起。朱红的灯笼串在飞檐下晃悠,鎏金匾额上的 “百家乐巡演” 五个字在晨光里闪着光,比村里的戏楼灯笼亮十倍。戏楼前的空地上,凳子早已摆得整整齐齐,拍手板放在每个座位上,比乡戏节时的排场还大。张大爷穿着新缝的巡演戏服,正领着汉子们检查道具,麦壳粮囤擦得锃亮,比自家的真粮囤还体面。
“都仔细点!金箔贴别掉了,彩绸带别缠了!” 我站在戏台边喊,机械义肢的绿痕碰了碰旁边的彩布灯笼,共生草突然窜出藤蔓,在地上织出个演员站位图,“孙家庄在左,李家庄在右,比上次合练的位置更清楚,保准不撞场!” 李秀才举着曲谱跑过来,纸页上的互动片段用红笔标得醒目:“等会儿唱到‘百家团圆’,就让观众拍拍手板,比自己叫好还热闹!”
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台中央,指尖轻轻拨了下弦,琴声比晨露滴落还清脆。水纹兽喷了点水雾,在戏台上方织出层淡蓝光晕,把金箔贴的光芒折射得漫天都是,比彩虹还好看。彩绒兽蜷在台侧的布帘后,探出脑袋偷偷瞧;四季兽和雪绒兽举着小拍手板,跟着琴声 “啪啪” 拍,比真观众还投入;山精首领穿着迷你巡演戏服,举着木片人偶在演员堆里穿梭:“别紧张!就当是在村里演,比给自家人看还自在!”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彩纸做的新道具:彩纸花瓣、小灯笼挂饰、“满堂彩” 字牌,比彩布道具更鲜艳。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把花瓣撒在光柱上,风一吹 “哗啦” 响,比真的花瓣还灵动,比灵算册的投影还热闹。“准是给首演添彩的道具!” 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 “啪” 地亮了,暖光洒满戏台,比戏楼的灯笼还亮堂。
“哗啦 ——” 光柱里掉下来个纸包,里面装满了彩纸道具,摸起来轻飘飘的,比棉花还软。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满是欢喜:“本源之兽说首演得热闹,这些花瓣比金箔贴还喜庆,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能调动气氛,演出时撒正好,保准满堂彩!” 县城老板凑过来瞧,笑着说:“这玩意儿比城里戏班的烟火气还好看,撒起来准能镇场!”
辰时三刻,观众陆续来了。有穿着绸缎的太太小姐,手里拿着折扇;有扛着锄头的农夫,裤脚还沾着泥;还有背着书包的小孩,蹦蹦跳跳地找座位。茶摊老板也来了,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炒花生:“给大伙尝尝,比糖炒栗子还香!” 戏评先生坐在前排,手里拿着纸笔,准备记录,比当年考科举还认真。
“开演咯!” 张大爷高声喊,锣鼓声立马响起来。司徒雪的水晶琴先起调,《粮姓谣》的调子混着水雾飘出去,比村里的琴声还清亮。孙家庄的老人们扛着麦壳粮囤走上台,唱腔里满是烟火气:“孙家庄,粮满仓,开仓放粮救四方!” 台下的农夫们跟着点头,有个老汉抹着眼泪说:“这唱的就是当年的事儿啊,比说书先生讲得还真!”
李家庄的采茶姑娘们踩着琴声登场,竹篮上的金箔贴在光晕里闪得人睁不开眼。她们的碎步比蝴蝶还轻,彩绸带顺着站位图飘到孙家庄戏班手里,衔接得比流水还顺。“李家庄,茶飘香,秘方传万家尝!” 歌声刚落,台下的太太小姐们就拍起了拍手板,“啪啪” 响,比城里的掌声还热烈。
中场换场时,赵集的货郎推着小推车上台,刚要吆喝就故意停住,笑着对台下说:“大伙猜猜我要卖啥?” 小孩们立马喊:“糖葫芦!” 货郎哈哈大笑,扯开嗓子喊:“赵集货郎走四方,糖葫芦甜透心膛!” 这一互动,台下笑得前仰后合,戏评先生也忍不住拍了拍手:“比城里的戏班会调动气氛!”
王村的晒粮汉子们登场时最震撼。他们举着扬场机模型,随着《粮姓谣》的节奏挥臂,水纹兽适时喷出水雾,彩纸花瓣跟着 “扬场” 动作飞起来,真像漫天的麦壳在跳舞。“王村汉子力气强,晒粮晒出好年光!” 唱腔刚落,台下的农夫们就站起来叫好,声音比打雷还响,把戏楼的瓦片都震得 “嗡嗡” 响。
压轴的 “百家团圆” 片段一开场,台下就静得只剩呼吸声。司徒雪的水晶琴突然转调,新改编的《团圆谣》调子温柔得像月光;孙家庄的粮囤、李家庄的茶篮、王村的扬场机、赵集的货郎车慢慢聚到戏台中央,彩绸带把所有道具连在一起,金箔贴在上面拼出完整的百家姓。小孩子们举着百家团圆旗跑上台,小铃铛串 “叮铃” 响,比过年的鞭炮还喜庆。
“撒花瓣!” 我高声喊,四季兽和雪绒兽立马把彩纸花瓣撒向空中,水纹兽的水雾裹着花瓣飘,比下雨还好看。台下的观众都站起来,拍着拍手板喊 “好”,声音差点掀了戏楼的顶。戏评先生奋笔疾书,纸上写满了 “接地气”“真性情”,比当年中举还激动:“这戏比城里的大戏强百倍!是真正的百姓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灵途守护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灵途守护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