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再倒退回三天前的大凌河城。
时至今日,祖大寿一行是被困在了大凌河城是快有一个半月了,而这四五十天的光阴对于那其他人来说是过得很快,但对于大凌河城内的一行人来说却是度日如年。
这刚开始他祖大寿是自信满满,完全对皇太极的围困是不以为意。
但在经历了这些天的围困之后,再加之此前诸多救援的失败,以及城中粮草逐渐告罄后,他就再也不能自已了,下意识就想出城再去拼一把了,反正到最后那皇太极也是不敢轻易杀了自己的!
的确,他皇太极很是明白这祖大寿的声望及地位,所以这任凭他眼下是如何折腾,到最后都是不会丢了性命的。
而祖大寿之所以说“再拼一把”,那自然是在丘禾嘉进攻之时,他曾配合过丘禾嘉,打算和丘禾嘉来个里应外合从而突围。
可那次的突围结果却并不好看,因为他当时和朱梅刚率大军出城,没过多久丘禾嘉便就被击溃了,而他这一行更是连那四道高墙都没翻越过去就被击回了城中。
回到城中之后,祖大寿就萌生出了投降之意,但这朱梅却不像何可纲那样天天与他混在一起,所以当他提出了罢兵议和的言辞后,朱梅旋即就带亲兵跟他对峙了起来。
这由于朱梅掌管是着大凌河城的大批中下将士,所以他在与祖大寿对峙了三天后便就迫使祖大寿潜藏了的投降军令……
而这话在说回当下。
这既然决定了要再拼一把,所以祖大寿就将城内的一众将领包括朱梅一系给叫进了大营。
“都说说吧,我城中眼下还有多少粮食。”
很快这城中的一城将领就齐聚在了大凌河府衙,而祖大寿是身着战甲,坐于帅位,摸着胡子审视着朱梅等人。
“启禀将军我城眼下有粮不足两万余石,肉食已食之一空。目前只够我城再用一个月了,若这个月中再得不到补充,只怕我城军民将发生哗变之事。”
见朱大寿问起,负责城内辎重的参将胡弘先就起身回禀。
这胡弘先说的没错,别看着他道出的粮食数额是很多,但就这点粮食哪怕是真有两万,那也不够这一城军民使用超过两月。而且,对于军队而言,其每日的伙食消耗更是惊人,其不但要吃豆米这些主粮,还要吃肉蛋奶这类的东西,若是没有肉食那军员则就无法保持那健硕的体型了。
“朱总兵此事你怎么看?”
听到这话,祖大寿就看向了坐在右手首位的朱梅。
“回禀将军,此间之事某乃清楚,但眼下敌军如蚁围困我城,而我方各路援军正在拼力驰援。所以依朱某看来,我城军民应当恪守己责,据守我大凌河城且不可再行突击之事!至于粮饷不足之问,朱某请愿将军准许我城中大军杀马果腹。”
面对这一问题,朱梅想都没想就道出了死守之言。
听到这朱梅的话后,朱大寿旋即就阴沉了脸,很想站起来去与他好好论一论。但迫于他朱梅执掌着大批底层将士,于是这祖大寿就只得是偃旗息鼓的叹息了一声。
“嗯…此事你们怎么看?”
叹了口气后,朱大寿就看向了在场的其余将领。
这几乎是没有任何意外,除了那朱梅一系的人外,那其余的大多数人都就是站在了祖大寿这一边,并主张突围一事了。
随着两派人马站完队后,整个府衙内的气氛就变的怪异了起来,就仿佛这里不是府衙而乃是森罗地狱一般可怖。
“将军,这若要突围我军有几何胜算?”
瞧见这严肃到极点的场面,朱梅转了转眼珠就打算跟他好好论一论这战局了。
“实话说胜算不足三成,但朱总兵也明白,这何为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之理。尽管我城军民不合此言,但这兵法又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这倘若我军再不利用现有之锋变举,那只怕假以时日我城军民就要陷入那身死城陷之危了。”
这祖大寿说的两句兵法,全是出自于孙子兵法中的理论,而这理论是在阐述两个场景,一个是审时度势,另一个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而他这意思是很明显的在告诉朱梅等人,眼下不能在等了,再等下去就要城破人亡了。
“将军所言甚是,但兵书有曰:兵形似水,因地而制流。眼下我城被四面围堵乃成绝地,再加之我城民夫较多,这又如何该举?难不成我军是要抛弃这一城老小只顾己命?”
“况且我城眼下,东北二地炮声不绝,将军怎就会知晓我援军定不能达?这难不成将军还在惦念着议和之事?”
见朱大寿这个武夫拿出了兵法跟自己理论,朱梅也自然不怕,反手就拿出了《孙子·虚实》中的理论来跟他掰扯了。
“议和乃小人之风,本将先前也不过是惊忧我城百姓罢了。总兵日后还是勿要再提此错了,以免伤了我军之心。”
见朱梅拿出了不久前的事情来说事,祖大寿的那张脸就有些挂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