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说张可大与丁思候不念恩情,而是在他们看来,这世间是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国家大义的……
又经过三天的追杀,这支从山东出发而来的铁骑就只剩百余人不到了。
见情况陷入了这般糟糕的境地,张可大与丁思候二话不说就向朝廷上奏请罪了。
可他们却没想到,那坐镇在宫里的朱由检却是对他们连个问责都没有,反而是大大称赞了他们二人一番,并下旨要他们前往锦州整合进前军之中作战。
对于皇帝的命令安排,张可大与丁思候自是不敢迟疑,冒着风雪,带上了一些孙承宗给予的粮食就前往了锦州。
……
画面再回到皮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三军是陆陆续续的进驻到了皮岛之中。但由于皮岛非大陆,所以只有后军能全部进驻下来,所以为了避免拥挤,秦良玉就命洪承畴等人所率领的左右二军于大鹿岛、大石岛建立了后勤救治基地了。
当然,经过了这近十五天的时间推移,左右二军也有近两万人登陆上了辽东土地。
大军是在忙碌的运兵准备作战,而张书缘则是忙着调阅东江镇的情况。
经过他与一众侯爵的调查发现,这东江皮岛内拥有大小商户七百余家,酒楼一十二所,青楼教司二十一所,军械所一处。
除了调查出这些之外,他张书缘还强令领岛上账房杜德宇等书吏,交出人口名册及历来粮库、武库开支。
刚开始这杜德宇书吏还不愿意给,说什么这都是东江之密想要查看需得见到都督手令才可。
可他这话还没说完,就见张庆臻拿出了一支徐孟破军对准了他的脑袋。
见到这一幕,那杜德宇却还是在说“见令”之事,逼得张庆臻就只好是照着他的腿来了一枪!
随着一声惨嚎响起,这杜德宇就真怕了,赶紧就从身上拿出了库管钥匙。
这张庆臻之所以敢如此,一是这杜德宇并非朝廷命官,二是他受到了张书缘的示意,三是他本人忠心于大明且对毛文龙很不爽。
的确,这大明的勋贵是烂,但在这烂之中却也是有一些“好人”的,就比如这位惠安伯张庆臻便就是其中之一。
这据史书记载,其乃是彭城侯张麒五世孙、惠安伯张昇之玄孙。袭惠安伯爵,掌左军都督府事,历掌京营及其余四军都督府参事、参政等职务,在南明时,被追赠为太师、惠安侯,赐谥忠武,合祀旌忠祠。
当然,这张庆臻也搞贪墨,只不过他贪的比较少,而且他更被人所熟知的事是,他在李自成攻破京师之后是散尽家财且举家自焚殉国而死!
所以对这位后来自缢殉国的侯爵来说,这能在拯救大明的一事上来说,他还是很愿意出苦力的,毕竟国家没了,他还去哪里贪钱?
就这样,在拿到库管钥匙后,张庆臻就开始核实起了这些信息,但奈何毛文龙是早对此有所防备,再加上这岛内的人口、物资又是实时变动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了这账册出现了数据不符之事。
这尽管是数据不符,在明面上也查不到些什么乱法之事,但随着孙铨的带兵进驻,于是没用十天,这张庆臻就带人将皮岛翻了个底儿朝天并搞清楚了岛内的人口和隐藏的物资。
这据大军配合的调查来看,眼下的皮岛有民八万九,隐藏于岛内的粮食有四十二万石、布匹、药材等物资折合白银有三百七十二万两,现银隐藏了七十二万之巨!
当张书缘看到这数据后,气的那是牙花子直嘬,但这再气也没办法,毕竟事情都已经是发生了。
在看到这数据之后,张书缘旋即就去召集岛内的商人们开会了,同时又向朱由检上书陈奏了这里的情况,并又向自己的属衙发了一封调令,调郭九鼎立即前往皮岛成立商科管制局。
这就在张书缘忙着梳理东江的内政时,秦良玉则也是移镇到了辽南的大鹿岛,并亲自指挥起了大军作战。
自从左右二军登陆之后,率领左军的曹文昭就与孙传庭去驰援毛文龙所部了。
但奈何,那毛文龙救人心切再加之天色的骤变,以至于他毛文龙在救下人后,就被建奴的主力给围困在了戴沟、砬子沟及岭沟一线。
而双方之间是冒雪连战了八个回合,但这八合,毛文龙却只胜了三回。
面对这个问题,曹文昭就与孙传庭相视了一眼,赶忙亲率左军主力去救援了。
可让人无奈的是,敌军是由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以及阿济格四位伪爵率领,而这四人又十分熟悉大明的战法,于是他四人也不跟毛文龙、曹文昭以及孙传庭打正面战,反而是利用周遭的山势派遣大量骑兵做穿插包围。
面对巴布泰四人的战法,被困的毛文龙是十分郁结,这很显然对面是想要活活的困死他,饿死他!
而曹文昭以及孙传庭也很无语,因为这一地区是山势连绵,以至于麾下的五万大军根本就无法完全展开。
听着耳中传来的一封封军情奏报,曹文昭是面色极黑下意识就想放弃毛文龙转攻鞍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