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欢和阿澈在竹亭旁挖了片新花圃,专门用来种裁缝带来的花种。花圃的土掺了些牡丹盆里的旧土,“沾点老住户的气,新花长得快,”林欢用锄头把土耙平,“再围圈竹篱,和牡丹圃做邻居。”阿澈往土里埋了些碎瓷片,是货郎换过来的旧瓷碗敲的,“反光,能给花根挡挡虫。”
先生在石板上教孩子们写“邻”字,说这字左边是“令”,右边是“阝”,“就是让好东西挨着住,像牡丹和腊梅,像城里的花和山里的草,”他指着新花圃,“花挨着花,人挨着人,日子才能热热闹闹,像这竹亭里的换客,你来我往才叫亲。”
张婶把“万家春”布铺在竹床上,带着山民们比量着做新衣裳。给周阿婆做件夹袄,用布上最艳的紫瓣当后背;给李大爷做件坎肩,取黄蕊的部分,暖融融的;还给小弹和小石头做了两件小褂子,袖口绣着小小的牡丹芽,“穿上就像花的小管家,走到哪都带着喜气。”
午后的阳光把新花圃照得暖融融的。阿芸调了种新的染色,用月季花瓣和星落草叶煮水,染出的线粉中带紫,像朝霞映着星子。她教姑娘们用这线绣月季,针脚里藏着点山里的野气,比城里的绣品多了份活泛。裁缝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掏出剪刀,要把“万家春”布剪下一角,说要带回城里当样布,“让更多人知道,草木能织出比锦缎还贵的暖。”
小弹和小石头用染线给腊梅苗编了个小篱笆,粉紫的线缠在竹条上,像给苗搭了个花架子。“等它长高了,就顺着线爬,”小石头拍着苗杆说,“开出的花也是粉紫的!”青禾笑着摇头:“腊梅是黄的,但说不定沾了你们的线气,会更香呢。”
傍晚时,裁缝带着小丫鬟离开,临走时把云锦留给了青禾:“这布你们染了色,织出的花定比城里的艳。”竹亭的“交换角”又添了新物件:山民的草药换了城里的药膏,孩子们的草蚱蜢换了小丫鬟的花绳,连周阿婆的紫薯糕,都换了裁缝带来的杏仁糖,甜得能粘住牙。
夜风带着新花种的期待,吹得新花圃的土轻轻动,像有种子在底下伸懒腰。“万家春”布挂在竹亭的梁上,月光透过布上的花纹,在地上投下片紫黄相间的影,像朵会睡觉的花。阿芸在染缸旁收拾丝线,把粉紫的线缠成团,说要给新花种织个“欢迎毯”;先生在灯下写“邻里记”,说今天才懂,所谓邻居,不是住得近,是心挨得近,像花挨着花,香缠着香。
青禾站在腊梅苗旁,看着新花圃的轮廓,忽然觉得“邻”不是简单的挨着,是牡丹的艳分给腊梅三分香,城里的锦缎学着草木的色,山民的粗布裹着城里的暖,这些互相学着、挨着、惦记着的日子,才把“万家”二字填得满满当当,像“万家春”布上的花,一朵挨着一朵,才成了最热闹的景。
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新花种大概会悄悄发胀,“万家春”布的新衣裳会裁出第一针,而那株腊梅苗,会在晨光里再挺挺腰,等着和牡丹做伴,和所有新来的花做伴,把万家圃的春天,拉得更长更暖。
喜欢穿越异世界的林小姐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异世界的林小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